4.點化。串聯詞可以起到點化節目的作用,撰稿人應把握好串聯詞的切入點、回歸點,以及節目與串聯詞的關聯點,形象地說,就是畫龍點睛,點到即止。
5.語感。尤其是開頭和結尾,開頭如同音樂的起板,或者大氣慷慨,或引人入勝;結束語句要有結束感,不拖泥帶水。
6.形象生動。盡量避免使用抽象詞語,多使用像一級漢字這樣簡單易懂、形象生動的詞語。
7.簡潔明了。串聯詞的撰“寫”要著眼於“說”。一是要“明說”,因為觀眾沒有時間去琢磨,所以串聯詞必須準確明了,盡量使用口語或群眾熟悉的詞語,因為有些書麵語言一看即知,但一旦說出來,反到讓聽者遲疑、費解,甚至產生歧義。注意,盡量不要對節目做過多的說明,因為文藝節目主要是以其藝術語言、以演員自身的表演來進行自白。二是要“短說”,每句串聯詞不可過長,每段串聯詞量不宜過大,每一部分串聯詞一般不要超過1分鍾。
8.銜接與對位。串聯詞的功能之一是實現與項目(節目)的銜接,一般的銜接方式有:上接,即與上一個項目(節目)銜接;下接,即與下一個項目(節目)銜接;上下對接,即上一個項目(節目)與下一個銜接項目(節目)的對接。所謂對位,是串聯詞與主持人的對位,串聯詞要充分考慮主持人的情況,如性別、年齡、風格、素養以及主次等,盡量做到串聯詞與主持人對位,使得言如其人,得當合體。
一些小型文化活動應急時,也可以給主持人提供一個簡單的主持提綱或說詞概要,由主持人根據要求現場即興主持——這關鍵取決於主持人即興解說的基本功。
撰稿人的基本要求撰稿人完成項目策劃,需要具備多方麵的能力,其基本能力要求有:理解能力、歸納能力、凝練能力、謀劃能力、結構能力、聯想能力、表達能力等。也就是說,從理解策劃和編演的意圖及要求和理解項目的內涵,到歸納創意、凝練主題,再到塑造形象、展開聯想和結構布局,而文字表達能力隻是最後見功底的,當然這也是撰稿人的主要能力。
除這些基本能力之外,還應有正確的觀念和視角,寬廣的文化視野,大量的知識儲備,豐富的文學閱曆,並且熟悉文化活動或文藝演出。
金絲絨帷幕合攏了所有的絢麗,一個拉大幕的將一些蛻去了聲音和光影的文字攢到了一塊,他此時的感覺就像站在地頭的我,汗涔涔地回望著一行行稻梗麥茬,那情景那眼神,讓四目相對的我和他都很感動。
每每應邀撰稿,都形如一次秘境探險。撰者,秉筆作文,杜甫《洗兵馬》詩曰:隱士休歌紫芝曲,詞人解撰河清頌。然21世紀的窗口已經沒了立燭秉筆的撰者之剪影,麵對液晶屏幕,以“二指禪”在鍵盤上走走停停,時間的沙漏無聲地落進騰格裏,我踽踽獨行,穿越晨昏,兩眼迷離時,濕潤的海市蜃樓縹緲出三個幹渴的漢字:撰稿人。
拆解撰字,其字根巽的本義是具也(《說文》)、散也(《釋名·釋天》)。秉筆者以為,持具規矩而發散才情,是為文藝撰稿之難。
又,按《易·說卦》釋義,巽為木,為風。這讓我有些心旌搖曳了。如果說我的詩集是一塊自留地,那麼這撰稿集便是我開墾的一片公共綠地吧!於是,在騰格裏的邊緣,我和他,開始編製自己的“草方格”。
感謝徐勝凱先生為本書所提供的圖片。
何英雋
2009年8月15日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