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旨
充分體現在黨的領導下,全區各民族人民團結、和睦、發展、進步的大好局麵,著力展現東道主銀川地區的燦爛文化和時代風貌,傾心打造“塞上湖城”之文化品牌。
定位
(一)以廣場大型文體表演形式和詩化的、大寫意的創意和構思,鋪灑敘寫出自然、和諧、絢麗的音舞詩畫,使開幕式文體表演成為全區各族人民情感交流和文化交融的盛大節日。
(二)充分調動多種藝術手段,營造出情景交融、詩情畫意的藝術場景,多層麵、多視點、形象地展示“塞上湖城”、“西夏古都”和“回族之鄉”的綽約風姿和燦爛文化,以及兩個“最適宜”城市的時代風貌。
(三)整場文藝表演遵循“歡樂、祥和、清新、明麗”的基調。場地表演以群眾演員為主,背景表演以專業演員為主,演員總數約5000人。文藝表演時間約在8月8日上午,總時長約40~45分鍾,地點在寧夏體育場。
核心理念
銀川,一個閃亮的名字;銀川,一座光明的城市。
以銀色之川“文明之光”作為大型文藝表演的核心理念和結構主線,形象地展示黃河綠洲文明以及湖城現代文明的大場景。從昨日之燦爛,到今日之輝煌,文明的每一次遷越和進步,都閃爍著創造精神的光焰。創造與進步,也蘊涵著“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節目結構
總名稱(擬):1.精彩銀川,2.金銀川。
序:河之光華
第一章:綠色家園詩
1.1八麵來風
1.2錦繡銀湖
第二章:塞上風情畫
2.1新月風韻
2.2城市交響
第三章:激揚時代潮
3.1川流不息
3.2金鳳騰飛
尾聲:情滿大銀川
內容及形式(文學腳本)
序:河之光華
定位文明之光,聖火傳承。
“黃河之水天上來”,她流淌著太陽之金,月亮之華,深情地走近賀蘭山的身旁。
當太陽再次升起的時候,“水洞溝人”擦亮的火種已經化作了天邊的紅霞。這是2006年的早晨,時代的鍾聲正響徹我們的高山和我們的平原。
12響鍾聲,傳遞著12個月的花訊;12聲鍾鳴,播撒著12次聖火點燃的熱望。
12響鍾聲裏,寄托著12個響亮的祝願;12聲鍾鳴啊,激蕩著12支拚搏進取的號角。
音響提示:12響鍾聲,象征著第十二屆運動會,嘹亮的小號聲引出莊重、寬廣、陽光般燦爛的音樂,一種上升、遞進式的主旋律穿越、擴展、升華,頌揚式的結束,4分30秒。
畫麵提示:
1.冷焰火(40發彩色信號彈)、12名小號手作為引子。600名“火炬手”湧進主表演區表演,組成“2008”文明之光。
2.我區著名運動員高舉火炬,乘一輛文化造型車(西夏碑礎、西夏文字、賀蘭山岩畫)環場後駛上主舞台,與老、中、少三名運動員手中的火炬對接點火,引燃了600名“火炬手”手中的火炬,象征著創造之火熊熊燃燒,結束時300人構成奧運五環圖案。
觀眾朋友們,現在,我區著名運動員舉起了火炬,點燃了創造之火。它燃燒的是開拓創新的意誌,它釋放的是拚搏進取的精神,它閃爍著文明與進步的共同理想。
第一章:綠色田園詩
1.1八麵來風
定位激情創業(在激情燃燒的年代裏,移民、創業者和支邊人的創造精神)
向北,向北,沿著向北的黃河,創業者的足跡,踏遍了黃河兩岸;向西,向西,沿著絲綢之路,鏗鏘的車輪是支邊人無悔的青春誓言。
音響提示:此起彼伏的勞動號子,由遠而近的火車汽笛聲和鏗鏘的車輪進入那個激情飛揚的年代,主旋律沿展加入寧夏音樂元素。音樂後半部大氣恢弘,壯麗輝煌。5分鍾。
畫麵提示:
600名創業者和支邊人呼喊著從四麵八方湧進主表演區,變換畫麵和創業者的造型:拖拉機開墾荒原,搭腳手架,電焊,麥浪等。主舞台專業演員40名表演青春無悔(男女各20)。
聚八麵來風,彙四方英才,我們的銀色之川,才如此地光彩奪目,如此地風光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