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霓裳羽衣如舞蹈般的舞出十三劍,淩空說道:“十三劍式配以軒轅劍氣訣,氣注劍身,以意運劍,合天地之正道,所向無對,目下我開始念誦,主人可記清了!”
霓裳羽衣誦完整篇軒轅劍氣訣,化為一道劍光沒入劍身中不見。
一日之內的遇合太多,真有點應接不暇之感。當下不敢絲毫懈怠,腦中默誦那篇軒轅劍氣訣,直到確認熟記無誤後,方按照劍氣訣上的方法指引體內真氣運行。由於已經達到金丹期,更是輕車熟路,隻一炷香的工夫,早把那篇真訣練了一遍。
東方長劍在手,氣灌劍身,按方才霓裳羽衣的指點練起那仙劍十三式來。第一遍好是生疏,各方麵拿捏的也不好,自覺和霓裳羽衣相比,實在醜陋不堪。於是一連練了幾十遍,終於掌握了個十之五、六,方長長舒了口氣。心道:假以時日,一定能達到那霓裳羽衣的境界。
他口中喃喃念了一道真訣,波月劍一聲長鳴,飛在空中,瞬間射入東方體內,頓生一種血肉相連的感覺,環視周身,了無傷痛。又念了道訣,神劍破體而出,疾如閃電,心下方才滿意,隨即收了劍。
心道那霓裳羽衣是什麼人物啊?難道是傳說中的器靈?人死後尚無恒久的靈魂,仙人也要入輪回,器靈如何能長久存在啊?既然想不通,束性不去想。
出了蓬萊武庫,來到舍身崖上,東方有種躊躇滿誌的感覺。空氣一樣清新,微風一樣舒暢!日頭還像他進入仙境時那般高,知道仙人師父所言不虛。殊不知如按當前世界的時間來推算,他在武庫中已經度過了整整六十七日了。
忽看到舍身崖對麵的田橫岡,便想試試自己現在的修為到了何等地步。那田橫岡和舍身崖相隔約一千餘米,也是相當的險要。誰知道東方意念剛生,發現自己已經出現田橫岡上,不免亦驚亦喜。心想長生訣練到了大成期可穿越時空,現在居然可以小範圍的瞬移,當下對於大成期的境界更是相當的期待。
田橫岡,顧名思義,確實和戰國後期那個不願投降強秦而飲恨自殺的田橫有關。當日田橫歿日,他手底下的兩個將軍不畏秦皇暴政,毅然在島上築有大小兩個山寨,矢誌抗秦。然而,地處海外孤島,物資匱乏,人員又少,秦皇大軍至日,自然玉石俱焚,義軍也全軍覆沒。如今山上古跡猶在,對麵山峰的那個山寨東方記得很清楚,小時候到裏麵砍過柴,記得是陰森得可怕。這田橫岡上還有座將軍墳,如今雜草荒塚,知道的人相當少了。
田橫岡下原是汪洋一片,康熙年間海水退走,正是一番滄桑之景。
這田橫岡四周的山水其實很有旅遊開發的潛質,時下經濟基礎薄弱,當地旅遊資源開發的慢,政府也不夠重視。
記得這田橫岡上住著一個叫田老爹的老人,當年東方上山砍柴,實在餓的不行,正是田老爹將僅有的半碗米飯端給他吃。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想起了田老爹,東方暗罵自己忘恩負義。這田老爹也是可憐,原有個兒子兒媳,卻因故雙雙英年早逝,留下一個孫女給這個孤老頭子。依稀記得那個小女孩叫琳琳,現在大概也上高一了吧?當年他一口一個東方哥叫的真甜,梳著個羊角辮,一甩一甩的,特別可愛。
不知道田老爹現在還好吧?算起來接近九十了吧。住這田橫岡上一切生活物資都要從山下背上來,艱苦的很。田老爹年歲大了,難道還要自己背東西上山嗎?
遠遠望見田家的幾間瓦房,東方加快了腳步。
一條黃狗陡的從草地裏竄出來,衝著東方又汪又叫,隨即傳來一聲吆喝:“扁毛畜生,逞的什麼凶?”話音剛落,一個須發皆白的老漢吧嗒吧嗒地叼著跟煙袋,佝僂著腰走出了籬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