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三外來物種入侵調查

活動目的:

了解外來入侵物種對本地物種生存繁衍的影響,從而理解物種引進需要采取慎重的態度,需要從生態平衡保護的角度考慮。

時間:半天

地點:戶外

活動準備:白紙、鉛筆、照相機等

活動方法:

選定當地植物繁茂的公園或植物園等,在園中劃定幾個區域。這些區域的植物種類要比較豐富。

同學們3~5人一組分成小組,在選定的一個區域開始調查。

調查的內容:

這個區域內有哪些種類的植物?

它們是原本就生長在這兒嗎?

它們是否很茁壯?

與周圍的其他植物相比,是否更高大?

周圍的其他植物是否比以前矮小了?

它們的數量是不是越來越多?

這些調查內容可以通過小組同學的實地觀察記錄獲得,也可以請教當地的居民,特別是年長的人,因為他們更了解當地變化的情況。

調查中不認識的植物要畫下來。回到學校後查閱資料或請教老師。

討論:調查中發現的外來物種有哪些?它們對本地的物種帶來什麼影響?這對本地的生態平衡會有什麼影響?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資料卡

外來物種會影響本地物種的生存,可以表現在這些方麵:

擠占本地物種的生存空間。

影響本地物種的食物鏈結構。

極其適應當地的環境,逐漸成為優勢種,取代本地物種,致使本地物種的滅絕,破壞了當地的生物多樣性。

由於缺乏天敵,造成過度繁殖,打破了生態平衡,給當地環境帶來不利影響,同時破壞了當地物種的自然更替的過程。

有些外來物種在本地的環境因素刺激下發生變異,給當地的物種生存和環境帶來潛在威脅……

活動四開展環境意識問卷調查

關於環境問題,別的國家的人們都在思考哪些問題呢?為了保護環境,其他國家的人們目前在做哪些方麵的努力呢?在各類環境問題當中,其他國家的人們認為哪些是最為嚴重、刻不容緩的問題?

不同閏家有不同的氣候、不同的社會製度,有著不同的曆史和文化,中小學的授課內容也不一樣。所以,不同國家的人們對待環境的意識自然也會有所不同。日本的自由之林學園的鹽瀨治老師做了一次問卷調查,了解他們學校和德國學校的學生的環境意識的差異。他提出了“上街買東西的時候你是否帶自備的購物袋”的問題,兩國孩子們的答案如下。

大家也可以根據下麵的“大家也來試一試”的思路設計環境意識問卷調查,發給日本、中國和韓國的同齡人,請他們填寫問卷。之後根據問卷的回答,分析中日韓三國的環境意識有哪些不同差異。大家也來試一試:(下麵活動以學校的課時為前提)

以4~5人為一個小組,先商量以什麼樣的主題設計問卷。可以選擇大家最關注的主題,不過,選擇中日韓三國認識差距較大的課題說不定也會非常有意思。

設問項要盡可能選一些比較好回答的問題。不妨參考下一頁的“設問及回答的基本套路”,大家一起商量往空白處填寫什麼內容。空白處裏的字數不限。確定設問和回答選項之後,把它抄在大白紙上。

約15分鍾以後,各小組把這張寫有設問和回答選項的白紙貼到黑板上,各組依次向大家大講述為什麼設計這樣的問題。(10分鍾)

選定一名主持人,根據大家議論的情況,最後選擇10種設問和回答選項。(約20分鍾)

下一節課之前準備好100份這樣的問卷。

下一節課不但請自己班上的同學回答這份問卷,還可以請其他年級和班級填寫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