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刀砍西瓜——兩分開
【解析】愛情中有幾種苦:一是單相思苦,二是失戀苦,三是兩地分離苦。單相思還沒有真正進入愛情,失戀是愛情已經結束,唯有熱戀中的情人要兩地分居,才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但是,愛情也需要距離,適度的分離能增進戀人之間的感情。
口袋裏裝滿錐子——愛露尖
【解析】銳氣和才華全都顯露出來。多指人好表現自己。至剛則易折,至柔則無形。鋒芒畢露的人往往容易暴露自己,但至如果和別人交往時不太驕傲,和人討論分析,就能得到更多對自己有用的經驗。然而,這種人的多數時間會被社交占用,應該留有足夠的時間來思考。含而不露的人則有足夠的時間來反思自己,獲得經驗,但其社會經驗較少,他們不像前者那樣主動讓別人認識自己,總是等待別人來認識自己,這樣別人發現他的機會就少。但如果其內涵足夠,一旦被發現就會成功。
衣食不愁想當官,得了皇帝想神仙——貪得無厭
【解析】許多人不知道滿足,得了一樣想另一樣。俗話說吃著碗裏的,想著鍋裏的。人都有貪欲,但是得有個限度,不能一味地貪婪下去,那樣的人生沒有任何意義的。人們要學會知足常樂。生活中除了有錢、權、利外,還有其他東西。例如幸福。幸福,說穿了就是一個心理平衡的指標,它的刻度尺上把正、負和零都融合在一層。同一刻度,有的人看它為正,有的人看它為負,還有的人看它為零。樂觀豁達的人永遠都隻看到正值。所以說不要再貪婪下去,因為知足者常樂。
光腿穿大衫——光講闊氣不講醜
【解析】想把自己好的一麵展現在別人麵前,本無可厚非;但如果刻意遮掩自己不足、不好的一麵,就走向反麵了。很多時候,我們應該少些虛榮,多些自然的本色,是山就承認是山,是水就說是水,這樣人生才會不刻意、不做作。
演員化妝——塗脂抹粉
【解析】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有些人為遮掩醜惡的本質而粉飾打扮,就不好了。
小孩見了娘——沒事哭一場
【解析】20世紀80年代,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以300多名男性和女性為對象,進行了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女性每月平均要哭五次,男性則每四周哭一次。嬰兒出生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放聲大哭,向所有人宣告:“我來了!”每個人的哭泣都不一樣,並不是因為哭喊聲,而是因為充滿感情的淚水。動物或許會嗚咽、呻吟和號叫,但絕不會動情落淚。人的淚水中含有一種叫溶菌酶的化學物質,它具有殺滅病菌的功能。人們在極度痛苦或悲痛時,痛痛快快哭一場,會產生積極的心理效應。哭的罪過遠遠小於哭的功勞,哭,能緩解人的情緒,減緩由於某種傷害給人帶來的痛苦。總之,哭陪伴人一生。
鑰匙掛在胸口上——開心
【解析】每個人都有煩惱,但並非每個人都不開心快樂。有些人隻有很少的錢,但開心快樂。有些人身家豐厚,但不見得會笑口常開。美國舒勒博士揭開了永遠快樂之秘訣。人如果懂得以下八條秘訣,就會有個快樂的人生。
1.沒有人是完美的。
2.從挫折中吸取教訓。
3.必須誠實和富於正義感,這樣才能吸引好朋友來幫助你。
4.能屈能伸。無論在順境或逆境之中,都應該是泰然處之。
5.熱心幫助別人。幫助別人,與別人關係融洽。
6.要他人待你好,你必須先對他人好。
7.堅守信念。做事必須堅持個人的信念。
8.快樂永存心間。
隻要心境平和,快樂就無法難舍棄你。
牛踩烏龜蛋——痛在心裏
【解析】因為有了味覺,人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因為有了生活,人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人的口味各有不同,人生經曆也因人而異,但無論怎樣,人總會經曆酸甜苦辣的人生路途。這酸甜苦辣之中人們最不愛的是苦。苦的更深意義是痛苦。痛苦始終與人為伴:生病、受傷的痛苦,吃藥打針的痛苦,辛勤勞作的痛苦,養家糊口的痛苦,父母的問題給自己帶來的痛苦,子女的問題給自己帶來的痛苦等,人生就是一個痛苦的曆程,但痛苦能讓人變得有智慧,所以要達觀地麵對痛苦,勇敢地承擔責任。
發了酵的麵粉——氣鼓鼓的
【解析】美國生理學家愛爾瑪曾做過實驗:把一支支玻璃管插在零攝氏度的冰水混合容器裏,然後收集人們在不同情緒狀態下的“氣水”,描繪出了人生氣的“心理地圖”。實驗發現,人們心平氣和時,呼出的冷凝氣水澄清無色不含雜質;生氣時則有紫色沉澱。愛爾瑪把人在生氣時呼出的“生氣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幾分鍾後,大白鼠就死了。由此分析,人生氣時的生理反應十分強烈,分泌物比任何時候都複雜,且更具毒性。因此,愛生氣的人很難健康,更難長壽。所以,人們生氣的時候應該多想一些開心的事。做到遇喜而不狂,遏悲而不鬱,遏急而不躁,遏驚而不慌,讓生命之歌的主旋律不受衝擊或幹擾,“不覓藥方覓樂方”,以達怡情爽神、益壽延年的目的。
三個鼻孔眼——多出你這口氣
【解析】人一般隻有兩個鼻孔眼,再有一個也是多餘。從一個多餘的器官裏出氣,本質上隻是多出一口氣,沒有必要,還有傷大雅。這個歇後語很好地解釋了生氣發火的本質:不寬容別人,其實是跟自己過不去,而且根本沒有必要。
六月裏穿毛衣——熱心
【解析】世界需要熱心腸: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為了大家都幸福,世界需要熱心腸。人生道路多曲折又漫長。隻要你我熱情相助,懦夫也會變成金剛。每個人都要熱心,要將心比心,因為你對他人態度直接影響他人對你的態度。
包被子麵洗臉——大方
【解析】在人際交往中,大方是很重要的。大方,是一種坦誠、自信的表現,它具有一種能使對方坦然和寧靜的力量,它容易使能讓雙方消除戒備,誠懇相對。而含羞帶怯、扭扭捏捏,容易造成交流障礙。所以,人要大大方方,不要扭扭捏捏。
洋人打屁——客氣
【解析】客氣,就是與人和氣、以禮相待。在與不熟悉的人交往時,一定要保持客氣;與熟悉的朋友交往時,可以親和隨便一些,但也必須以禮為基礎。
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
【解析】俗語說,“無事不登三寶殿”。對於上門求自己辦事的人,要以禮相待。中國人注重禮。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規範,也是人素質修養的體現。別人有事相求,說明別人信賴自己,看得起自己,自己應該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實在無能為力,也不會讓別人不滿。
肚餓不論蕎和麥——不用選擇
【解析】有一個寓言,說是有一個驢子,它的麵前有兩堆草,完全一樣,它不知道該吃哪一堆,最後活活餓死了。這個寓言寓意深刻,可以從中看出來,作選擇是一件困難的事。其實人生無時無刻不在做選擇題,尤其是當麵臨一些非常重要的抉擇時,內心會非常煎熬。所以遇見一些情況緊急、無可選擇的情況,比如非常饑餓,而麵前正好有食物,那就會饑不擇食,不管什麼蕎和麥,舉口大嚼就是。這樣的情況,免去了選擇的困擾,或許是一種幸運,但也常常伴著危險。人們對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還是應該慎重抉擇。
牆上畫大餅——中看不中吃
【解析】現代人很講究吃,吃飽已經不是目的了,重要的是要吃好,吃出健康。美食對人有著極強的誘惑力,但是,有些食物是好看不中吃,所以要慎重選擇食品。在生活中也是一樣,看事物也不能隻看它的外表,外表好看,不一定就中用。中看又中用才是人們最佳的選擇目標。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一(衣)少十(食)
【解析】“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是兩千六百多年前,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第一霸主的大政治家管仲說過的話。齊國在管仲的治理下,當時的經濟得到了可以傲視其他各國的飛快發展,為齊桓霸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民以食為天”也成了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特別是在饑荒的年代,這句名言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無論科技怎樣進步,衣服和糧食,永遠是重中之重。
裁縫師傅掉了剪刀——光剩尺(吃)
【解析】人以糧食為自己生活所係。吃對於人們來講也是很重要的。吃是人生命維持的基礎,吃飯是為了更好地活著,但是話又說回來,吃不是人生命的全部。生活中就有這樣的人,整日就是吃喝玩樂,把吃喝玩樂作為自己的最大追求。如果一個人生活沒有目標,整日醉生夢死,這樣的人真是可悲到了極點。
書生趕牛——慢慢來
【解析】牛不是一種動作快的動物,與馬大異其趣。書生也不是動作敏捷的人,跟運動員大相徑庭,甚至比普通人還慢上半拍。讓慢條斯理的書生去趕慢騰騰的牛,那定然是慢不可言。凡事都是過猶不及,要把握中庸的度,過慢了,就應該通過有意識地訓練讓自己快起來。所謂習慣成自然,一個慢性子的人,通過習慣的糾正,同樣可以讓性子快起來,反之亦然。
泥人經不起雨打——本質太差
【解析】雨水打在石人上,石人無甚感覺,打在泥人上,泥人就要粉身碎骨。同樣的雨水,為什麼有不一樣的效果,問題就出在泥人身上——本質太差,經不起考驗。要想經得起雨打,就應該“摔打”一下自己,摔打得結實了,堅韌了,像石頭一樣,那就不怕任何風吹浪打了。
沒牙老太太吃元宵——囫圇吞
【解析】吃飯時狼吞虎咽,容易引起胃病,因此吃飯要細嚼慢咽。“咀嚼”一詞就有“反複”的含義。吃飯的時候,反複細嚼的過程中,由於條件反射,胃、腸、胰、膽便開始轉入活動狀態;同理,有人吃飯過急,發生呃逆的症狀,這症狀屬於食道痙攣收縮,主要是狼吞虎咽使食道沒有充分準備造成的。現在的社會,正如普希金的一首詩所雲:“生活太快,來不及品味”,所以對於生活,不應該節奏太快,忙忙碌碌,沒有頭緒,其實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事情,都被走馬觀花般錯過了。對於學習也是這樣,不應該貪多嚼不爛,應該細細思索,慢慢消化,這樣才能學到真知識。
肚子裏撐船——海量大得很
【解析】一個氣量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一些惡毒的傷害根本傷害不了他,相反,當他麵對這些傷害,表現出從容大度的氣魄,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其迷人的風度,又會被人廣為讚頌。攻擊和非難對他來說,隻是一種試金石,能讓他更加發光。這樣的氣度,怎能不讓人羨慕!有容乃大,隻有具備容納百川的氣度,才能成為一個大有作為的人。
扇著扇子說話——風言風語
【解析】有些話就是有人偶然將誰的一句無心之語帶到別處,恰好遇見一群說話的人,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傳播開來,就成了謠言。語言是個很奇怪的東西,它有時候幫助人們交流,有時候給人們製造麻煩。它是一把雙刃劍,人應該花力氣學會掌握它,以達到為己所用的目的。
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解析】啞巴吃黃連,誠然有苦難言,不過即使他吃了湯圓,有甜也難言。其實何必一定要言,隻要不是申冤報仇的事,就算齒舌健全,也大都和著淚水往肚裏吞。說不出的苦才是真苦,說不出的甜才是真甜。語言有時候可以成為某種工具,用來檢驗生活的苦甜。
見了駱駝就說馬腫——少見多怪
【解析】見聞少的人遇到不常見的事物就覺得奇怪。後常用來嘲笑見識淺陋的人。四川盆地空氣潮濕,天空多雲。四周群山環繞,中間平原的水汽不易散開,那裏的狗不常見太陽,看到太陽後就覺得奇怪,就要叫。因此蜀中有“天無三日晴”和“蜀犬吠日”之說。為了避免出現少見多怪的現象,平時是要增加自己的知識量,用知識武裝自己,這才是硬道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隻有見多識廣,才能坦然地麵對人生的風風浪浪。
兩個啞巴吵嘴——不知誰是非
【解析】人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這是說家務事很難斷,但更難斷的恐怕是啞巴的事,當然,最難斷的是啞巴家務事。啞巴不能說話,所以啞巴之間的糾紛,很難處理。由此可知語言交流的重要性,隻有通過語言交流,才能將問題講清楚,事情弄明白。所以我們要敢於、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千萬不要閉口不言,吃個“啞巴虧”。
牛奶裏滲墨汁——黑白混淆
【解析】故意顛倒是非,把白的說成黑的,把黑的說成白的,製造混亂。心口皆是是君子,心口皆非即小人。小人大家還曉得要防他,唯有言稱堯舜,心同桀紂,口誓山海而心懷陷阱的人,最是難以測度。這種口是心非的偽君子,事君必定不忠,事親一定不孝,交朋友必定不講信用,對待部屬下人,也一定不講道義,這種人乃是小人中的小人!若是讓人誤信了他的話,就會墮入他的陰謀之中。好多黑白混淆、是非顛倒的事例成了曆史的瘡疤、痛點,讓人刻骨銘心,代代難忘。人應當分清善惡,區分黑白,這樣做人才有原則,才不會迷失自我。
水中撈月——一場空
【解析】古語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有些人卻不勞而獲,有些人付出了,卻沒有回報。一個人不管有多聰明,多能幹,背景條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麼他最終的結局肯定是默然的。每一個人生活在現實社會中,都渴望著成功,而且很多有誌之士為了心中的夢想,付出了很多,然而得到的卻很少。做人做事是一門涉及現實生活中各個方麵的學問,單從任何一個方麵入手研究,都不可能窺其全貌。為人處世,交朋待友,對勢利紛華,似乎不必太過於苛求,當以“淡”字當頭。看淡些,看開些,人生也就豁然開朗,有滋有味了。正如“平平淡淡才是真”。生在禮儀之邦,做一個彬彬有禮之人。有禮之人會做人,有人緣,多朋友。有禮之人會做事,注重形象,有教養,不樹敵,成功路上事事順。付出必定得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