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戰爭中,“守株待兔”戰術又有了新的發展,既有“料敵於先”的“善料”智謀,又有“敢於一搏”的勇氣。現代戰爭波詭雲譎,需要善於分析,找出敵人行動規律,預設戰場,預設伏擊敵人陣地,精心偽裝,欺騙迷惑敵人,以靜製動,使敢於來犯之敵鑽進圈套,實行突然打擊,不給敵人以任何喘息的機會。在20世紀60年代,駐軍在台灣桃園的美國U-2高空偵察機依仗飛行高度在24000米以上,比我國當時最先進的殲擊機升限還高出6000米左右,而導彈部隊又不能全麵設防,且該型號飛機續航時間特別長,可達8小時以上,電子設備又十分先進,能全天候拍攝地麵軍事目標,故U-2飛機經常肆無忌憚地深入我國國土直至羅布泊戰略要地偵察照相。後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組建了地對空代號為543的導彈部隊,利用掌握的U-2偵察機規律,采用“守株待兔”的戰術。首先在敵機去羅布泊核武器試驗基地偵察經過的航路上,預設埋伏防空導彈部隊。1962年9月9日,一個平常的星期天,早上6時,美製U-2飛機從台灣桃園機場起飛,以2萬米的高度進入大陸上空,像往常一樣,如入無人之境,以江西向塘為檢查點,大搖大擺向內陸飛去。但這一次令U-2飛行員始料不及的是等待它的卻是埋伏已久的地麵導彈部隊,當敵機鑽進圈套後,我543部隊突然發射3枚導彈攻擊,打得敵機淩空爆炸。
從此之後,到1967年9月止,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導彈部隊又分別在不同地點,采用機動埋伏的守株待兔戰術,每每見效,共5次擊落U-2飛機。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導彈部隊實力的增加,大陸國土上布滿了對付U-2飛機的天羅地網,美國U-2高空偵察飛機聞風喪膽,再也不敢入侵大陸縱深領空從事偵察任務。
在商戰中,“守株待兔”也不乏其例。1928年民族資本家李銳在漢口創辦了義端商行,主要經營桐油出口業務。當時,有一個競爭對手來自美國的其來洋行,利用其擁有的萬噸桐油提煉和存儲設備,成了油市老大。義端商行為了與其競爭,根據長江航運冬季水枯、運輸條件困難、運輸成本增加、托運費用較高、不便外運的特點,采取在桐油主產地重慶、萬縣購置存儲、提煉設備,每當桐油果實秋冬上市時節,就地大量收購,而其來洋行由於在重慶、萬縣產地沒有存儲加工設備,每年的枯水期外運至武漢又不方便,隻好眼睜睜地看著義端商行廉價收購,守株待兔,囤貨待沽,獲得了大量的利潤。最終義端商行擊敗了美商的其來洋行,基本壟斷了國內桐油市場。時至1937年,義端商行出口美國桐油已占我國出口美國桐油的50%總量。義端商行應用“守株待兔”、囤貨待沽的策略獲取商戰勝利。
在股市博弈,選準入市時機,選準投資對象是一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非常困難的事。即使那些說起投資理論頭頭是道的投資專家,也少不了馬失前蹄的教訓。特別是散戶與機構大戶股市博弈,二者資金不對稱,信息不對稱,散戶無疑處於弱者地位,稍有不慎,散戶就成了機構的抬轎人。散戶為了避免投資損失,也如兵戰、商戰一樣可以采取以靜製動、守株待兔的策略。采用這種策略,投資者可對股票進行全麵分析,挑選幾隻淨資產高、動態市盈率低、成長性好、股性比較活躍等基本麵優良的股票作為投資候選對象,然後對候選的股票進行充分比較,挑選有上漲潛質,但行情尚未起動的股票,或者剛剛開始上漲而上漲不多的股票,即與同檔次其他股票相比,尋找比價相對較低的股票進行投資。堅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真理。隻要是優質的股票,總有一天會漲上去的。我們不妨在股價比價相對低位時提前一些時間購入,采取打提前量、“守株待兔”、持股待漲的方法。因為,“守株待兔”的辦法,我們損失的是時間,賺來的是金錢。
相反,若采取跟風炒作,追隨機構大戶,搶購那些正在瘋漲的熱門股票,跟得適時,還有所斬獲,若把握不住機會,進入強弩之末的股票,就會成了機構的抬轎人,就會掉進機構大戶構造的陷阱,進退維穀,就會追悔莫及。股票投資的高手,被譽為股神的沃倫?巴菲特、彼得?林奇、李兆基都是對認定有投資價值的股票在未漲之前提前介入,采取中長線投資,一旦該股啟動發力上漲,即能獲取巨大效益。對有作為的投資大戶尚且崇尚“守株待兔”持股上漲的中長線投資策略,作為處於弱勢地位的散戶更應秉承選好個股,“守株待兔”,長期持有,等候上漲,獲取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