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佯敵(4)(1 / 3)

曆史上,除了該計出處的戰例以外,後來的軍事家也有不少使用該計的。三國時,實力強大的曹操一心想消滅吳、蜀,實現霸業。曹操在謀殺馬騰之後,又聞訊東吳智勇雙全的大將周瑜英年早逝,決定趁火打劫,出兵攻打吳國。正在這時,有探馬報告曹操,劉備正在訓練軍隊,打造兵器,準備攻取西川。曹操聽後,心理開始犯難,一方麵擔心不打東吳失去攻打東吳孫權的良機,另一方麵又擔心攻打了東吳又讓劉備占據西川白揀了便宜,一旦劉備占據了西川戰略要地,以後消滅蜀國就會更加困難。正在曹操犯難舉棋不定之時,他的謀士陳群獻計說:“現在劉備和孫權結為唇齒之盟。若劉備攻取西川,而丞相攻打江南東吳,即使孫權求援,劉備必定無心放棄西川而去馳援孫權。屆時,我們攻下東吳後,又可騰出身來慢慢圖謀西川。”曹操聽罷陳群的獻計分析,茅塞頓開,遂率30萬大軍去進攻東吳孫權。麵對曹操咄咄逼人的架勢,孫權急忙讓魯肅派人去劉備處告急。劉備收到孫權求援信,也犯了愁。他考慮:若隻顧奪取西川而不派兵援助東吳,必定導致孫劉聯盟的瓦解,將給曹操各個擊破有隙可乘;若是派兵救援東吳放棄西川,又會打亂全盤計劃,損害宏圖大業。正在劉備左右為難的時候,諸葛亮從南郡趕回荊州劉備的駐地。諸葛亮獻計說:“我們不必出兵東吳,也不必改變攻打西川的計劃,我們隻要修書一封,勸說與曹操有殺父之仇的馬超率大軍殺向關內曹操,會給曹操造成首尾不能相顧的窘境,曹操必會自動從東吳撤軍。這樣既解東吳之危,又不影響我軍攻取西川之偉業。”劉備聽後點頭讚許,依計而行。馬超是西涼馬騰之子,正為報曹操殺父之仇無從下手犯愁之時,接到劉備的書信,容不得多想,便率20萬大軍浩浩蕩蕩向關內殺來,接連攻克長安、潼關等曹軍據點。曹操聞報嚇出一身冷汗,根本無心再去攻打東吳,隻得回師防馬。諸葛亮巧施“借刀殺人”與“圍魏救趙”之計,不僅解救了岌岌可危的東吳,又保證了劉備乘隙占領西川,為蜀國打下三國鼎立的堅實基礎。

再有一例,是在公元1860年,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今江蘇南京)被清軍和春率領的10萬大軍包圍得水泄不通。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向天王洪秀全獻上“圍魏救趙”之計。他說:“如今,清軍人馬眾多,硬拚隻會凶多吉少。天王若撥給我2萬人馬,乘夜突圍,進而偷襲清軍後院——屯糧要地杭州,清軍一定會分兵去杭州救援。屆時,天王可乘清軍分兵後包圍不嚴,乘隙率兵突圍。而我從杭州偷襲得手後回兵天京,這樣一左一右對清軍形成兩麵夾擊之勢,既解了被圍困之危局,又可重創清軍有生力量。”李秀成“圍魏救趙”之計,得到眾部將一致讚同,翼王石達開也表示願帶領一支人馬協同忠王李秀成作戰。但洪秀全生性多疑,隻怕忠王李秀成、翼王石達開乘機逃脫,對李秀成所提“圍魏救趙”之計沒有馬上表態采納。李、石見狀馬上跪倒在地,淚如泉湧納諫道:“天國危在旦夕,我等若有二心,如何對得起天王與全軍將士,請天王準奏。”洪秀全的心靈被李、石真誠所震撼,終於同意照計而行。時年正月初二,正值歡度春節時光,圍城清軍略有鬆懈。李、石二王各率一部人馬,乘著半夜天黑,從敵人封鎖薄弱的東南角突圍而出。李秀成直奔杭州,石達開向湖州開進策應。李秀成兵臨杭州城下後,連攻3天未克。接著,遇天降大雨,城內守軍已連續拚殺3天十分疲憊,眼見天下大雨,紛紛躲進城堡避雨休息。李秀成趁著雨天夜幕隱蔽掩護,挑選了1000多名勇士,用雲梯攀越城牆。守門兵士驚醒,隻見城門已經洞開,李秀成率部已衝進城內。李秀成下令焚燒清軍糧倉,吸引圍困天京的清軍回救杭州後方基地。不出所料,清軍首領和春聞訊杭州失守,糧草被燒,斷了後勤供應,急令副將張玉良率10萬人馬火速回救杭州。李秀成攻下杭州後,並不戀戰,而是急速回撤天京。石達開完成了策應任務後也回撤天京。在天京城內堅守的洪秀全見清軍已分兵去杭州,圍城兵力空虛,又獲悉李秀成、石達開已趕回天京城郊,洪秀全立即下令城內城外的太平軍對圍城清軍發起夾擊。清軍對太平軍“圍魏救趙”之計始料不及,倉促應戰,左衝右突,陣勢大亂,死傷6萬餘人,隻得撤去天京圍城兵馬。清軍在短期內也再無力攻打天京了!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首相丘吉爾對付德軍的轟炸就曾使用了“圍魏救趙”的謀略。當時,歐洲戰場,希特勒得寸進尺,在法國敗降後,又企圖誘降英國。但被稱為“反納粹鬥士”的英國戰時內閣首相兼國防大臣丘吉爾嚴詞拒絕。希特勒誘降不成,惱羞成怒,又生一計,悍然下令實施侵占英倫三島的“海獅”作戰計劃。1940年7月16日開始,德國以3個主力航空隊2669架飛機的兵力,大規模空襲英國的機場、航空工業基地,想方設法摧毀英國的空中力量,企圖奪取製空權後,再實施登陸英倫作戰。由於英國的空軍與德國空軍的戰鬥力相比一直處於劣勢,麵對德國空中進攻,顯得力不從心,英國空軍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德國的空軍輕而易舉突破了英國空中防線,對英國機場等軍事目標狂轟濫炸,使英國空軍元氣大傷。丘吉爾麵對這種被動局麵,召來空軍司令道丁商量,決定改變空軍消極防禦的方針,采取“圍魏救趙”的謀略,使用空軍轟炸機主動襲擊德國重要目標,以牽製德國空軍肆無忌憚的進攻。1940年8月26日,英國皇家飛行隊首次出動轟炸機編隊空襲德國首都柏林。德國自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來,舉國上下一直沉浸在歡慶節節勝利的亢奮狀態,萬萬沒有想到會遭英國空襲。希特勒心知首都被轟炸引起國民恐慌所造成的負麵影響與危害。他坐不住了,急忙下令從前線調回一部分戰鬥機加強首都柏林空中防禦,並決定以牙還牙,以轟炸倫敦城市非軍事目標進行報複。德國空中回防與轟炸目標的改變,減輕了英國空軍戰爭壓力,為英國空軍提供了喘息休整的機會,英國的機場得以修複,新的飛機也得以源源裝備部隊,也使英國最終憑借必勝的信念與本土作戰的有利條件取得了不列顛空戰的最後勝利,永遠把希特勒這頭侵略者的“海獅”阻隔在英吉列海峽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