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是我們中國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一個人做事順利,我們通常會說這個人家裏的風水好。住了一套有山有水的房子,我們會說這個房子的風水好。今年你春風得意,明年我馬到成功,這叫風水輪流轉。曾國藩現在名聲好起來了,曾國藩家裏的風水也跟著好起來了。在曾國藩的老家湖南雙峰縣,就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曾國藩之所以發家,全靠著他的曾祖父曾競希墳地的風水好。按照風水師的說法,曾競希的墓地的地形為“金雞啄白米”,有靈氣,是塊風水寶地。據說曾經有一對香港夫婦,來到雙峰縣的荷葉鎮,看了曾氏祖墳以後說:“原打算去看洪秀全家的祖墳,看了這裏以後,廣東就不必去了。”這意思就是,洪秀全必為曾國藩所克,太平天國注定要滅在這個曾大人手上。
說起風水,什麼是風水呢?
有一本傳說是晉代郭璞寫的《郭璞葬書》,其中寫過這樣一句話:“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故謂之風水。”據清朝著名學者紀曉嵐先生考證,《郭璞葬書》不是郭璞寫的,是宋朝的文人假托郭璞的名字偽造的。這是後話。但是,《郭璞葬書》上說的這個話算不算關於“風水”的定義呢?我認為不算。因為它沒有表達風水的基本內容和目的。從風水的基本內容和目的來定義風水的話,風水可被定義為流行於漢民族中間,圍繞著建築選址、居住環境安排和喪葬而進行的實踐性占卜活動。
這個話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風水這種文化活動隻在漢民族當中流行。在少數民族,如蒙古族、維吾爾族、塔吉克族等,並不流行。不過,由於漢族的影響,許多少數民族實現了與漢民族的文化融合,也或多或少地接受了風水。
其次,風水是一種占卜活動。這個占卜活動圍繞著建築選址、居住環境安排和喪葬展開,目的是為了“趨利避害”。
最後,這種占卜活動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實踐性。它與西方國家和近東阿拉伯地區流行的理論性占卜活動有明顯的不同。理論性占卜隻是說說而已,不強迫你去實踐,也不認為未來事件一定會按照占卜預言的樣子發生。中國的風水占卜實踐性很強。它通過各種關於未來吉凶後果的闡述,引導風水信徒實實在在地根據風水勸導和格言去實施,比如,風水師建議你改變房子的朝向,你就應該改變,否則就要受到“不利風水”的懲罰。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風水師迫使你相信風水占卜不僅僅是說說而已,而且還可以在實踐活動中控製和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在中國,從皇帝到官員,從讀書人到普通老百姓,風水有著廣闊的市場。現在,風水最大的消費者是那些大富大貴、非富即貴的人。據2005年《國際先驅導報》的一個報道,一位風水業界人士透露說,現在不少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每換一次老總就要更改一次辦公室的布局,甚至對整個部門的建築大動幹戈,這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為什麼這樣呢?老總的出生年月不一樣,所需要的風水也不一樣,所以,辦公室的布局在換了一個主人以後就要更換一次。否則,主人得不到升遷。
下麵這樣的遭遇,相信很多人都碰到過。
根據上麵提到的《國際先驅導報》報道,一位姓高的上海居民,她原來選定了一套離工作單位近、交通方便、小區配套設施不錯的房子。而且,已經交完錢了。後來,她聽信了風水師的一番話,硬是毅然退掉了自己千挑萬選選中的房子。她甚至設身處地地替別人著想,勸她的親朋好友:“買房最好去請教一下風水先生。否則的話,花了半生積蓄,買一個倒黴,不劃算。”
她為什麼要退掉已經買好的房子呢?
原來,風水師看到了這位上海居民選定的房間前麵有一座高架橋。他煞有介事地拉著這位主顧,在窗邊指著高架橋說:“看見沒有,那座高架橋從這個角度看過去,就好像是衝著你家這個方向刺過來的利劍,這樣的房子太凶了,煞氣太重,絕對不能住,否則,宅主人將有血光之災。”
風水師走後,這位上海居民看著高架橋,越看越心驚膽戰,越想越煞有介事。於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兩天之後,終於退掉了這套房子。值得順便一提的是,這位信風水的上海居民,並不是沒有文化的人,而是擁有碩士學位的高學曆知識分子。
這就很奇怪了,沒有文化的人相信風水還可以理解,怎麼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也相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