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情報大戰,驚心動魄(2)(1 / 3)

此案事發後,很快就在美以之間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美國國防部長溫伯格稱,波拉德間諜案已嚴重影響了美國機密情報工作。因此命令國防部官員在情報方麵減少與以色列合作。

間諜工作是一種相互滲透的事情,麵對美國的指責,以色列官員也譴責美國不斷在以色列從事間諜活動,竊取以色列的機密情報。但是,以色列的態度令人出乎意料。以色列總理佩雷斯先是聲稱,以色列從不對美國進行“任何間諜活動”,繼而又承認波拉德是以色列間諜,但又煞有介事地稱這是一個孤立的事件,是由一個“不負責任的”單位,未經政府允許而自作主張的行為。為此,他公開向美國道歉,並且交還了竊取的文件,同時還歡迎美方派5人調查組到以色列審訊有關人員。

波拉德一案不僅僅涉及美以兩國,在查獲波拉德竊取的情報中,有60多份情報內容牽扯到幾個阿拉伯國家防務安全方麵問題。

1987年3月18日,阿拉伯聯盟駐美首席代表、駐聯合國觀察員馬克蘇德大使在華盛頓召開的阿拉伯聯盟的年會上講:“這一案件意味著,美國衛星情報係統所收到的關於阿拉伯世界的情報已經為以色列泄露。其中有些情報促使以色列對突尼斯發動了空襲,這些情報可能為以色列襲擊黎巴嫩南部起到了重大作用。這些情報肯定損害了幾個阿拉伯國家同美國之間的防務關係……美國應該明白阿拉伯國家為什麼不願在軍事安全方麵與它打交道的原因。”

美國由於情報部門的“失職”而使得阿拉伯國家不願在安全方麵同其打交道,使得美國政府麵臨來自阿拉伯世界的強大壓力,從而不得不考慮它丟失在該地區儲備大量軍用物資和飛行訓練基地的可能性。一旦這種可能性變為現實,就將大大削弱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力量,此外,還會導致美國在世界戰略地位的下降。波拉德竊密案對美國安全的影響之大,由此可見一斑,美國自己出了這麼大個漏子,卻又顯得無能為力。因此,在具體處理上,又隻能采取安撫政策,以調和各方的不滿和失意,以此平息事態。

★體育競爭背後的情報戰

體育競爭由於摻雜著政治背景,又有很強的經濟利益誘惑力,所以體育情報戰猶如兵戰一樣激烈、複雜。當前各國體育間諜在體育情報戰中無孔不入,公開和秘密相結合,原始方法與現代化的器材同時運用。

哪裏有競爭,哪裏就一定會有間諜情報戰,驚心動魄的情報戰在體育競爭中不但從未停止過,而且愈演愈烈。

體育是一種具有很強競爭性的運動,如今其比賽的意義已遠遠超出了人類當初為鍛煉自身體魄的目的,而越來越多地被染上濃厚的政治色彩和商業色彩。

我們看到,體育比賽可以振奮國民的精神,左右一個民族的情緒,有時一球之勝,能使全國為之振奮,群情激昂;而一球之負,則會使全民沮喪,甚至引發騷亂。如1998年第十六屆世界杯足球賽期間,當巴西隊擊敗荷蘭隊闖入決賽後,巴西整個國家立刻成了歡樂的海洋,許多球迷湧上街頭載歌載舞,徹夜不息。而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街頭卻是一片淒傷,許多球迷在大庭廣眾之下失聲痛哭,有的相擁而泣。

體育比賽還可以給企業帶來豐厚的經濟利益。一家公司讚助的足球隊如果獲勝,不僅運動員可得獎金數萬美元,而且該公司也會聲名大振,其商業利潤則會隨之直線上升。因此,現代體育競爭日益激烈,人們對競爭的結果更是十分重視。

重視體育情報,也就掌握了戰勝對手的主動權。1982年羽毛球湯姆斯杯大賽中,我國名將韓健對印尼的林水鏡是關鍵的一仗。交手後,雙方先各勝一局,第三局又打成14平,場上氣氛陡然緊張起來,可在加賽的3分裏,韓健連取兩分之後,發了一個小球到對方的左側,林水鏡挑了近網短球,隻見韓健一個箭步撲上去,一拍下去又奪得一分,終於取得了勝利。原來,韓健為戰勝林水鏡事先已多次觀察了林水鏡的羽毛球打法,掌握了林水鏡接這種球必挑近網的特點,專門設計了一套對付辦法,從而在關鍵時刻該出手時就出手,一招奪勝。

忽視體育情報,就會削弱與對手競賽的能力。在1998年第十三屆亞運會上,由於中國代表團情報欠準,信息不靈,比賽中吃虧不少。如在田徑項目上,賽前,我國田徑隊雖然對南亞、中亞的選手近兩年的競賽能力有所了解,但對其中幾名主要選手到底有多大能耐缺乏深入細致的調查,對第一手資料掌握不夠,以致斯裏蘭卡和印度選手搶走中國的強項女子200米、400米欄的金牌。在全部田徑項目中,我國僅得15塊金牌,比原保守估計的18至20塊金牌少得到3至5塊。情報不準還使我國的部分運動員賽前盲目樂觀。如參加男子100米比賽的運動員和教練,在賽前一天還認為爭金牌有望,直至比賽後才發覺我們並不完全掌握對手的實際情況,由於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實力,導致名落孫山。男子舉重69公斤級金牌失落後,舉重隊在總結時也認為:中國男子舉重此次成績不太理想,重要原因之一在於信息不靈,缺少對國際舉重運動的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