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存在這樣的風險,工業反間諜部門的專家向實業家們提出忠告,在特別重要的會議上發表講話時,要同時放送愜意的音樂,以便“淹沒”激光。
★手機泄密,不可不防
本·拉登的得力助手——“基地”組織的二號人物阿布·祖巴耶達赫曾因使用手機暴露藏身地點而落網;俄羅斯車臣叛亂分子的頭目杜達耶夫因手機泄密,被俄軍發射導彈擊斃……
人類已進入信息化時代,每個國家的對內、對外活動都與信息密不可分。現如今,手機已成為新時尚的代表,“手機熱”已使全球升溫。公園、商場,大街小巷,幾乎有人存在的地方,都有悅耳動聽的手機鈴聲飄蕩回響。一機在手,漫遊全球,不管你身在何處,要找到你易如反掌。這美妙神奇的手機的存在,無疑給“地球村”的村民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機會。其實,手機是一把雙刃劍。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國家的安全帶來了隱患。
20世紀80年代末,手機開始在中國出現。到2002年4月,中國移動電話用戶數已達到1.6億。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成為全球客戶規模和網絡規模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公司。但是,假如我們不能充分認識手機具有雙刃劍的兩麵性,我國的國防、經濟、科技信息的安全就會受到嚴重挑戰。尤其關係到國家秘密的特殊部門,手機實際上已成為不容忽視的一大泄密隱患。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手機的通信原理,即手機的通信過程:語言信號傳輸到移動通信網絡後,再由移動通信網絡將它變成電磁頻譜,通過通信衛星輻射傳送到受話人的電信網絡中,受話人的通信設備接收到無線電磁波,再轉換成語言信號接通通信網絡。由此可知,手機通信是一個開放的電子通信係統,隻要有相應的接收設備,就能夠截獲任何時間、地點、人物的通話信息。
關機狀態下是否還會被竊聽呢?答案是肯定的。手機在這種狀態下依然會被人竊聽。因為關機狀態下,手機也要與通信網絡保持不間斷的信號交換,產生電磁頻譜,因此很容易被識別、監視和跟蹤。還有一些手機本身就具有隱蔽通話功能,可以在不響鈴、不顯示的情況下由關機狀態轉變為通話狀態,由此泄露天機。即使不用手機,也可通過簡單的電信暗碼,遙控打開你的手機,竊聽任何談話內容。
有些手機在製造過程中就已被人在芯片中植入特殊功能,隻要有電池,手機就會悄悄地把你說的話接收下來,並且自動通過衛星發送給所需之人。由此看來,自己的手機竟成了別人的竊聽器,這份“特殊的功能”將暴露你很多的秘密。那樣的話,購買此種手機,無異於給自己安了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泄密的可能。
原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曾簽署命令,頒布一項修改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明確規定:“嚴禁將移動電話帶入作戰室、情報室、機要室、通信樞紐、涉密會場、軍用飛機和艦船、重要倉庫、導彈發射陣地等場所;在設有有線通信工具的場所工作時,不得使用移動電話辦理公務。嚴禁使用移動電話、尋呼機談論、傳送涉密信息。”其實,一些發達國家的情報部門、軍方和重要政府部門早就禁止在辦公場所使用移動電話,關閉的手機也不允許。
對於機主尤其是那些身居要職的國家工作人員來說,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理查德·艾倫的一段話值得我們深思。他說:“通過手機,許多重要的國際機密出現在國家安全局語言學家的耳機裏。”
本·拉登的得力助手——“基地”組織的二號人物阿布·祖巴耶達赫曾因使用手機暴露藏身地點而落網;1996年4月,俄羅斯車臣叛亂分子的頭目杜達耶夫因手機泄密,被俄軍發射導彈擊斃……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手機已經具有了識別事物的功能——如有的手機具備“指示地點”功能,別人能通過這種服務隨時跟蹤你的位置;台灣有一種十分暢銷的手機,其實就是一種手機竊聽器,被稱作“間諜手機”。這種“間諜手機”的製作十分簡單,隻需在一般的手機裏植入具有竊聽功能的晶片,電話一撥通就啟動了竊聽功能。
通過衛星傳輸的移動電話很容易被竊聽,盡管手機用戶通過自己國家發射的衛星傳送,外國情報部門也可以通過地麵接收站進行竊聽,並獲取重要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