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霍華德·加德納(Howard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The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s)。這一建立在生物學、心理學、人類學、哲學、教育學、社會學之上的新型智力理論所倡導的“智能多元化”的觀點,打破了人們對於智能的慣性思維,在教育領域引起了極大反響。越來越多的各國教育工作者對這一理論進行了研究和實踐。由於多元智能理論所具備的與中國教育改革理念的高度一致性和現代科學的前沿特質,也被中國的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所青睞,成為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論依據之一,被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所研究和運用。國內教育界的學者對加德納的著作進行了翻譯;多部研究多元智能理論著作的相繼出版;學位論文和期刊論文中對多元智能理論的關注率逐年提高。2001年中國教育學會成立了以“借鑒多元智能理論開發學生潛能的實踐”為主題的國家“十五”期間教育科研規劃重點課題。課題組的負責人陶西平在多部著作中強調了多元智能理論對於中國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中專為多元智能理論辟出了一個章節,闡釋該理論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影響。前國務院總理李嵐清也充分肯定了這一理論的價值。
音樂教育作為基礎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分支也無例外地受到了多元智能理論的影響。在音樂教育領域,眾多的音樂教育學專家、音樂心理學專家將目光投向了這一理論。中國音樂學院的劉沛教授對加德納的著作《改變思維》(ChangingMinds)進行了翻譯,並於2008年出版發行。上海音樂學院的餘丹紅教授在《音樂教育手冊》一書中將加德納的著作列為音樂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資料,並對其做了詳細的介紹。此外,多部音樂教育的著作中都提到了多元智能理論與音樂教育的密切聯係。在音樂教育實踐領域,李妲娜教授除了對多元智能理論進行推廣之外,還運用該理論對音樂教育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引進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並開展了積極地實踐。但是,大多數有關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能理論與教育和音樂教育的研究,都以理論本身為出發點,忽略了對加德納本人和理論所基於的理論基石和發展階段的研究,尤其是對加德納本人的研究和與音樂教育關係比較密切的音樂智能的研究關注明顯不足。有關多元智能理論和音樂教育的文獻研究範圍,以學齡前兒童音樂教育和基礎音樂教育為主。
多元智能理論視域下的中國音樂教育改革旨在研究多元智能理論的源起、發展、未來,追溯該理論“從哪裏來,到哪裏去”,對加德納本人及多元智能理論的源起、形成、發展、運用進行深入地梳理、研究,力圖了解一個“完整的加德納”,使音樂教育工作者能夠更加全麵透徹地了解加德納和多元智能理論。對音樂智能的組成、確認標準以及音樂智能與其他智能的關係、音樂智能在教育領域的運用進行研究,以便音樂教育工作者更加深入地了解這一與音樂教育密切相關的智能類型,並對前人在教育領域運用和開發音樂智能的研究進行學習和借鑒。
對多元智能理論在中國音樂教育界的傳播,對中國音樂教育的影響,在中國音樂教育中的實際應用進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對中國當代音樂教育對多元智能理論“借鑒”與“實踐研究”進行梳理,使音樂教育者較全麵地了解多元智能理論對中國音樂教育改革的影響和在音樂教育實踐中的運用。最後,通過調查研究對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借鑒多元智能理論設計一套針對職業學校音樂教育的課程並加以實踐。拓寬多元智能理論在音樂教育中的運用範圍,拋磚引玉,使更多的職業教育中的音樂教育者能夠關注到這一理論,並運用其進行教學實踐,使更多的學生能夠在多元智能理論所建構的音樂教育領域中得到更好的發展,使音樂教育在職業教育中也能夠凸顯其特殊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