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夫子(2 / 2)

先生侃侃而談,文清默默的聽著,覺的先生說的頗有道理,自古以來文人就是10年寒窗苦讀聖賢書,一朝中舉就出仕成名,步步升遷為朝廷重臣,光宗耀祖受人敬重,自己穿越過來沒有考取過功名,隻當過幾年武官也不濟事,大明朝一向重文輕武。先生的指教讓他豁然開朗,考取功名的想法就留在腦海裏。他覺得先生知識淵博國學精通,就決定高薪聘請先生,問及先生平常需多少薪酬,先生回話除吃喝外每月收銀5兩,文清大方的加到10兩,先生感到很滿意。

說話間雲霞已做好晚膳,除了日常的蔬菜肉食外,還有今天釣的魚鮮,雲霞把小雜魚沾上澱粉用菜油炸透、甲魚清蒸、河鰻和無鱗魚燉湯、河蝦爆炒、泥鰍燉豆腐、茭白竹筍炒火腿、白斬雞、油炸年糕、豆腐泡燒鹹肉、桂花鴨和山芋麵蒸餃,酒是自釀的花雕酒和米酒。文清趕緊請先生上座,不停的夾菜給先生,雲霞也不斷的給先生添酒,因為有緣倆人吃得很開心,飯飽酒酣後喚老徐用馬車送先生回府,隔日就來府上授課。

送別了先生,文清到書房查看,安蕾和雲霞早已將這裏整理得妥妥貼貼,書房南牆上掛了一幅孔夫子畫像,他是所有讀書人尊崇的偶像,畫像下有一楠木長幾,兩邊各放了一尊景泰藍花瓶,花瓶上插滿時令菊花,長幾正中放了一個精致的宣德爐,爐子上供奉了嫋嫋香火。這兩尊景泰藍和宣德爐才花了20兩文銀,若放到現代起碼值3千萬人民幣,時空的變幻真的讓人噓籲感歎呀!書房兩邊是楠木書櫃,櫃中擺滿了散發著濃鬱的墨香,這些線裝書都是活字運刷成的,字跡工正清晰,插圖精美動感,體現了大明朝精練的文化工藝水平,隨便翻出一本書,竟然是《詩經》,還有《徐霞客遊記》和名醫李時珍編撰的《本草綱目》,文清笑了笑,這老徐真有意思,賣什麼東西就進啥書!

看了一個時辰的書,文清困得直打哈欠,就勢躺在長椅上睡著了,斯琴起夜看到書房燈燭閃爍,進來見兄長和衣睡得正酣,趕忙取了一件蠶絲被蓋上,吹滅燭火悄然退出。文清在睡夢中看見畫麵上的孔夫子走下來,文清趕緊上前作揖:“夫子,小生此廂有禮了。”

孔夫子微微一笑,小生好學不倦,前程不可限量,讀書人要學通禮、信、仁、義,要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誌向,若能如此就是文曲星下凡。。。文清暮然清醒,夢中情景還在腦海中浮動。

天已微明文清睡意消散,回想起夢中情行覺得有些怪異,他趕緊點起香燭祭拜孔夫子,感謝對自己的教誨,一邊穿戴齊整後洗漱吃早點,一邊叫斯琴裝扮成男子,虔誠的恭候先生進來。

先生很敬業,早早就往劉府趕來,書童安蕾一直在大門口站立,見張先生下了馬車,就進門通報。文清和假小子斯琴快步走出院門迎接,先生也不多話,發下兩份自己用狼毫撰寫的帖子,文清一看是《三字經》,心想啟蒙教育就是簡單,但字體是繁體字,看慣現代文字的文清稍有不適,好在漢字是象形文字,通過字形和詞句便可望文生義。先生儒雅的開口念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然後逐一解釋每句文字的意思,文清一聽就懂,可憐斯琴眉頭緊蹙,她那見過這種陣式。先生孜孜不倦認真教導,斯琴冰雪聰明茅塞頓開,開始一個字一個字的了解文字的含義,文清則拿起狼毫模仿先生字體練字。

啟蒙教育進行了3個多月,斯琴熟讀了《三字經》和《女兒經》等幾十篇文章,認得了幾千個文字,已脫去文盲的帽子,端茶倒水的雲霞和安蕾也學會了些斯文,文清邊聽邊練字,寫出了和先生一樣雋秀的毛筆字體。先生就開始講授《四書五經》和八股文的寫作,八股文是明代考取功名的筆試文章,因文中必需有四段對仗的緋句故稱八股文,文章內容有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和束股八個部份組成,專講形式不講內容,而且文章每段字數都有限製,這些知識是古代文人考取功名必學的精華部分,先生本以為文清和斯琴需要埋頭苦讀幾年才能讀透的學業,沒想到這倆個童生能舉一反三,幾個月後就能寫出驚世駭俗的文章,先生就勸文清和斯琴明年初到錢塘府考取秀才功名,然後去六合書院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