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走出客廳後文清陷入沉思,自古以來稅賦就是個敏感的話題,曆朝因稅賦重而動蕩滅亡,因稅賦輕而穩定複興,西漢賈誼著《過秦論》砰擊秦朝征集70萬民工修長城、築阿房宮和修皇陵,以致孟薑女千裏尋夫哭倒長城,陳勝吳廣漁陽率數百役卒揭竿而起,天下百姓不滿****跟隨英雄造反,秦曆二世滅亡。每個新王朝都輕徭薄賦注重民生,待統治者江山穩固享受奢靡生活時,橫征暴斂又會降臨到百姓頭上,自古就有苛政猛於虎的說法,所以朝代的更替就難以避免。
明初的稅賦比較低,太祖朱元璋沿用唐宋以來的兩稅法,明朝的農業經濟得到良性發展,天下百姓平常忙於農耕交皇糧,閑時服徭役為官家打工出力,到明中後期商品經濟大發展,許多農民脫離土地到手工作坊勞作,徭役和賦稅不好征收,萬曆年間首輔張居正實行“一條鞭法”的稅賦改革,就是將徭役和皇糧折成銀兩攤到田畝上,一畝地一年約折一兩多紋銀上交戶部,稅收實現了貨幣化,減少了官府對百姓自由的束縛,而商戶則另行收交易稅。各地的十幾個世襲王爺對管轄地的農戶和商家也收一些捐稅,對開礦等重大稅目則由皇帝派貼身太監前往監查督辦,稅銀直接交給皇宮存用。
按說皇糧國稅有法可依也很正常,但是明末天災人禍戰亂不斷,為抗清就增加“遼餉”和“練餉”,各地的世襲王爺不斷的開枝散葉繁衍後代,朱姓王室人員暴增費用大漲,至崇禎年間朱姓王家子孫已達百萬之眾,晉王爺的兒子就有一百五十多號人,王爺連兒子都認不全隻好給他們編號,這就促成各地王爺用各種名義收繳捐稅。最為可憎的是皇帝派出的太監,他們自持是皇帝身邊的人,因為無所顧忌就飛揚跋扈,因貪圖銀兩就作惡多端。據史料記載萬曆年間泰興府老爺因當年績效考核未通過,從京城落魄回鄉時被太監率領的稅官活活打死,最後告到皇上那隻好將他們收監幾年了事,可見當時監稅的太監有多猖狂無恥。
想到這裏文清不由的打了個寒顫,覺得稅款就象座山一樣沉重,壓得生意人喘不過氣來,而解決的辦法隻有去尋求朱見亮了。他不由分說就穿上綢緞袍衫,提上兩瓷壺陳年女兒紅、兩盒香榧子、兩隻燒鵝和兩支陳年火腿向鎮中央的朱府走去。朱見亮幾次和文清來往已混得很熟,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這回肯定是有事相求了。
朱見亮迷縫著雙眼讓文清進了朱紅大門,客廳落座後招呼女仆阿麗敬上碧螺春香茶,文清很鄭重的擺出所帶禮品外加一百兩紋銀,朱見亮眼放光茫卻推說文清太客套了,熟人了還這樣見外,還拿什麼禮品啊!有啥為難的事直說就是。
文清詳細說出有一親戚在錢塘府吳家商街做生意,本小利薄稅銀蠻重,請朱貴人出手相助。朱見亮麵帶難色沉下臉來,心想忙到是小忙,隻是事情太齷矬,那有王爺子孫去為做生意的小商家說話的?文清揣摸出朱見亮的心事,就說不用您出頭露麵,隻煩您留點墨寶,再把您的腰牌借用幾日就成。聽到這朱貴人才展開眉頭,呼喚阿麗端來筆墨紙硯等物,歪歪邪邪的寫下如下文字:茲有熟客親友數人在錢塘府吳家商街做小本生意,望各路收稅銀官人予以照顧不得打擾,見字如見吾麵,落款是大明吳王第十子第二十孫得勢公朱見亮,崇禎四年秋字。
見朱貴人蓋上玉印,文清滿心歡喜的接過墨寶,連說朱貴人好字,又接過碧玉腰牌仔細端祥,忙說遇上貴人好辦事,回頭叫親戚給您老人家奉送銀兩來。朱見亮又拉住文清多坐片刻,阿麗馬上衝煮蓮子枸杞冰糖湯給客人喝,一袋煙的功夫俊悄的阿麗就端個冒著熱氣的玉托盤上來,文清猛的看到阿麗的肚子鼓鼓的象有身孕,那侍女阿麗倏的臉紅起來,文清一下就看明白了,這種一定是朱貴人下的。看到朱貴人有些幹尬,文清也不便點破,就推說家裏有事很忙,朱貴人也不強留,差阿麗送文清出了院門口,叫貴客慢走有空常來,文清聽罷慢慢的踱步向家中走去。
月初收稅的日子來了,文清穿戴齊整在貨棧內等候,正午時分三個穿著綢緞衣袍的人員闖進店鋪,吆三喝四的叫嚷著要收稅,老徐滿臉堆笑上前招呼:“三位老總請上樓就座,有什麼吩咐盡管說,小的照辦就是。”
“說什麼廢話,老子奉大明吳王爺令出來征捐稅,快把貨棧帳冊拿出來查驗,準備銀兩上繳王府。”領頭的差人臉色陰沉。
老徐嚇得顫顫驚驚,生怕說錯了話得罪官差,趕忙從櫃台中拿出四注記帳帳本,一邊卑微的讓官差先上樓,好讓老板去應付這幫凶神惡煞。聽到樓梯響動,文清料定來了官差,他起身到樓梯口相迎,人們常說見多識廣,在朝廷當過兵部侍郎的文清總有一種淩然的官家氣質,在客氣的輯手禮讓後,這幾個官差看出老板氣度不凡,板著的麵孔變得舒展起來。文清展開右臂請官差入座,一邊示意老徐給他們泡上上好的明前龍井,看著官差們品茗著微綠的茶水,文清說本人從京畿地帶逃難過來,和大明吳王之孫朱見亮是故交,望各位大人關照,他隨手拿出朱見亮的腰牌和文書,遞給幾個官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