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進行曲》叢書在中俄雙方相互舉辦國家年之際(2006—2007)由重慶出版集團推出,這是可喜可賀的。
中俄兩國建交走過了15年的曆程,自從1996年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現已進入第二個10年。這期間,國際局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兩國真誠地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合作,戰略協作,雙方在各國領域的合作得到了全麵發展。在當前國際形勢風雲變幻的大背景下,中俄戰略協作關係的意義遠遠超出了雙邊關係的範圍,這不僅符合兩國最高國家利益,也是維護亞太地區及至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因素。同時,中俄又是兩個正在崛起的大國,兩國綜合國力增長本身以及兩國的戰略協作,無疑將對國際政治格局產生重要的影響。今年3月胡錦濤主席訪俄時發表的《中俄聯合聲明》指出,中俄對國際政治重大原則的立場一致,在主要地區和國際問題上的立場相同或相近,使兩國能夠更有效地參與國際合作,應對新的挑戰和威脅。此外,兩國在發展戰略和國內建設方麵的共同點越來越多,相互借鑒,取長補短,這為兩國的交流開拓了新的領域。目前,中俄關係正在經曆曆史上最好的時期,兩國全麵合作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正如普京總統在3月26日俄羅斯“中國年”開幕式的致辭中所說的:“在漫長曆史時期中,我們都是各國人民建立和諧與平等關係的楷模。”
胡錦濤主席今年3月訪俄時同普京總統在會談中指出,中方願同俄方一道做真誠互信的政治合作夥伴,做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夥伴,做共同創新的科技合作夥伴,做和諧友好的人文合作夥伴,做團結互助的安全合作夥伴。這就是今後中俄關係發展的大方向。為了保持這種良好關係的發展勢頭,做到戰略協作,世代友好,需要不斷加強互信,妥善處理雙方合作中出現的問題。
在相互信任上,一方麵,我們應該看到,中俄的政治互信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比如相互不構成威脅,在軍事技術合作方麵中俄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種合作在中國同其他國家之間是沒有的;還有國際問題上的合作,等等。這些都是深層次的、戰略層次上的合作。
但是另一方麵,雙方由於缺乏了解,還存在一些不信任的因素,俄羅斯方麵存在的問題可能更多一些。比如,我們希望俄羅斯變得更加強大,而有些俄羅斯人則擔心中國強大,這種恐懼心理最初來自於對邊界領土的擔憂,現在則緣於中國的逐漸強大。這是同俄羅斯人長期以來所形成的傳統的特殊思維定式聯係在一起的,比如長期的“堡壘意識”、“超級大國綜合症”,等等,當然也不乏西方的挑撥離間。俄羅斯媒體對中國的態度從總體上來看是不太友好的。應當承認,中國人對俄羅斯也是知之甚少。一部分中國人對俄經濟文化方麵的印象還停留在50年代,他們對“卡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這些歌曲的鍾愛程度遠遠超過中國的現代歌曲,而對另外一部分中國人來說,俄羅斯簡直就是國家衰敗、社會動亂、經濟倒退、“光頭黨”橫行的代名詞。這些問題通過相互交往的增加,一定會出現新的局麵。
至於具體合作中的利益摩擦,比如在能源合作上的問題等等,這些都需要在具體的工作環節上去解決。隨著兩國經濟關係的不斷發展,這種矛盾會有所增加,這並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