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2)

軍事幹涉是國際政治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現象,對國際社會的運行與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曆來成為國際政治學界所關注的重要問題。從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到漢斯·摩根索的《國家間政治》,一直到當代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眾多權威教科書,都把軍事幹涉作為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加以研究。

二戰結束以後,這一領域的研究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不幹涉”原則走向製度化,特別是其中的“禁止以武力相威脅或使用武力”和“不幹涉別國內政”原則,已成為公認的國際法基本原則被各國所普遍接受,這些原則和規範的存在說明,幹涉尤其是軍事幹涉,不論在道德領域還是法律層麵都是受約束的行為。但是,我們卻也能從當今世界幹涉主張的頻繁提出和幹涉現象的不斷出現之中感知到這一問題遠非僅僅停留於一些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或法律原則的層麵之上,尤其是作為幹涉的最後手段——軍事幹涉的多次出現,需要我們去係統地梳理和認識這一問題。

軍事幹涉的出現改變了國家間關係的原有狀態,從一個國家對另一國家事務的說三道四開始直到兵刃相見,挑戰的是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生存狀態。軍事幹涉引發了對國家安全需求的挑戰,也使國家間關係在安全問題上陷入新的困境。

軍事幹涉並不是出現於當代世界的新生事物,但是它在冷戰後的世界裏有許多新的表現,尤其是它常常存在於推行“人道”、“正義”的名義之下,卻隱藏了許多實現自身利益的動機。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冷戰結束以後,國際格局出現了結構性的震動和變化,許多舊格局下潛在的矛盾開始爆發,國家和國際安全受到來自多方麵的威脅,地區的、宗教的、民族的、種族的衝突會威脅安全,恐怖主義及其行動會威脅安全,核武器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會威脅安全,獨裁和暴政會威脅安全,甚至國家的強大和崛起也會被認為是對安全構成了某種威脅。軍事幹涉作為消除威脅、實現安全的手段而出現,並且被多次運用,它在實踐領域的重複運動至少已使世人對采用軍事幹涉手段來消除威脅和危機的方式並不感到陌生,更為嚴重的是,在現有的國際製度和規範對軍事幹涉“反對無效”的情況下,軍事幹涉正以其強大的力量擠入國際政治生活,施展著自身的影響。

從已有的研究來看,從不同的角度探討軍事幹涉以及與之相關問題的論述和著作不在少數,相比較而言,國內學者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對於“幹涉主義”、“人道主義幹涉”、“新幹涉主義”等問題的探討上,國外學術界既有對軍事幹涉的個案研究,也有把幹涉和軍事幹涉作為政府的一種政策選擇進行研究,但係統地對這一現象進行理論分析的還為數不多。事實上,要對這樣一個現實性較強的問題作理論分析是一個既有意義同時又存在較大難度的課題。徐蓉的《冷戰後軍事幹涉的理論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軍事幹涉的認識作了兩個定位:時間的定位和分析視角的定位,選取冷戰結束以來的幾個特定案例作為分析的立足點,從概念分析人手,對軍事幹涉的起因、軍事幹涉的合法性與正義性問題、軍事幹涉運行的機製,以及軍事幹涉所造成的結果和影響等方麵作了深入的探討,全書結構嚴謹、邏輯嚴密,所得出的結論也具有較好的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