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經曆了為期一年之久的嚴打運動後,李雲峰,宋家輝和趙信,都分開了,再也沒有晚上去地摸金了。雲峰當然還是當他的農民了,農閑時間打個零工,幹些副業。而趙信卻南下打工了,半年才回家一次,沒幾天都又走了,而家輝卻買了一輛拖拉機,從磚廠拉磚賣磚,轉手掙些運輸費。隻有雲峰還沒有完全丟下手中的洛陽鏟和“紮杆”也就是探杆,偶爾在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帶著家夥到地裏探探,即使自己一人無法開挖,但日後一旦機會成熟就會有很多可供選擇開發的地塊了。因為隻有雲峰沒有完全放下手中的洛陽鏟,所以在日後重操舊業後,雲峰運用洛陽鏟的技術最為熟練。他能根據洛陽鏟在地下探土和探杆下紮的過程中所感應到土質不同和軟硬的的區別來確定地下是否有墓葬,準確率非常之高,甚至有時在地下土中紮到硬物時,能根據探杆等工具傳達出的聲音判斷出下麵是石頭,還是磚頭;是瓷器,還是陶器;是木材,還是金屬,而經過之後的幾次挖掘證明都沒有出錯,這可讓同夥中的其他人歎為觀止。
這段時間的獨自操作,為雲峰日後成為業內的高手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因為這不是一人所能完成的工作,所以雲峰隻能在業餘時間晚上出去進行勘探了。時間久了,日積月累在家鄉附近的田野裏也發現了不少可疑的地方,因為缺乏人手,不能開挖一探究竟,但雲峰在心裏都記下了那一個個可疑的地方,畢竟是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地形地貌都早已爛熟於心了,所以就不用刻意地做記號區別出來。
盜墓這個行業,即使是缺乏人手也不能隨便找個人結夥,因為交情不好的人合夥一旦挖出價值巨大的寶物,難免會見財起意,發生內訌都是常有之事,所以雲峰寧願擱置幾年也不願貿然行動,他等待著將來時機的成熟。在雲峰內心深處認為反正那早晚都是屬於自己的菜,畢竟是在自己家鄉的土地上,一旦有風吹草動都瞞不過自己,因此也就不怕外地專業盜墓賊的前來光顧。他是絕對不允許外地人來染指家鄉的土地,這也是在盜墓這個行業自古到今都很難跨區作業,不僅要受到百姓官方的打擊,而且業內的人士也是不會放過他們的。
說到這不妨介紹一下有關盜墓的曆史資料,我國盜墓行業從業人員非常之多,大部分密集的分布在這三個地方,北方以SX關中地區和洛陽地區為代表的,號稱“北派”,南方以HN長沙為代表的“南派”,南方的盜墓賊還有個雅稱叫“土夫子”。但這個古老的行業發展到今天特別是進入21世紀後,人數就驟然減少了,當然是因為我國地下文物已經開采殆盡了,所以近年來,一些常年在地下的盜墓工作人員轉到地上去偷盜一些地麵的曆史文物,這也是我國地下文物已經被開采殆盡的不祥之兆。盜墓的南派和北派可謂各有所長,難分伯仲,這也是南北方地形地貌以及喪葬習俗的不同所決定的。因此造成南北派的盜墓手法大相徑庭,但總體上來說北派是以“巧力”見長的“粗放型”發展,他們利用強有力的工具,如洛陽鏟等;南派則以“巧技”見長的“集約型”發展,他們善於運用堪輿風水學理論來探穴挖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