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時年餘,幾度易稿,現代武器知識叢書之《艦載武器》終於與讀者見麵了。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河南省航空學會秘書長魏金春、河南省兵工學會秘書長王海東的指導和幫助。為了保證本書內容的準確性和係統性,參編人員及組織協調人員克服科普讀物寫作的困難,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在以往資料積累的基礎上,又查閱翻譯了大量的文獻,不厭其煩地進行了多次核對、修改和完善,力求使本書描述準確,通俗易懂。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曾參閱大量的文獻和資料(《現代艦船》、《艦船知識》、《航空知識》、《國際展望》、《中國航天》、《世界導彈大全》、《現代軍事》、《現代兵器》、《美國海軍武器裝備手冊》以及互聯網等),特向這些著述的作者一並致謝。
通過閱讀本書,希望廣大讀者進一步了解當今艦載武器知識,關注和支持海軍裝備事業以及河南省國防科技工業的發展。
編者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第七一三研究所隸屬於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1963年4月在時任國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長劉華清將軍的領導下組建成立,是國內唯一的艦炮及艦、潛載導彈發射裝置專業研究所,研製的大中小口徑艦炮及多種型號的艦、潛載導彈發射裝置均已列裝我國海軍艦艇,為我國海軍武器裝備的現代化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第七一三研究所現有職工近千人,其中省部級以上專家12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30人,研究員50多人,高級工程師200多人;設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兩個博士學位點和兩個碩士學位點,是海軍工程大學和海軍航空工程學院的教學實習基地;出色完成多項國家重點項目,獲國家級科技成果獎35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3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00多項。經過40多年的建設,第七一三研究所已發展成為一個科研設計力量雄厚,專業設置配套齊全,軍民結合型的科研、試驗、生產實體,並日益發展成為一個集科、工、貿為一體的,具有機械、電子、自動控製、計算機應用開發、試驗測試等多學科的綜合性研究所;通過了 ISO 9000 質量管理體係認證,獲得軍民品質量管理體係認證證書及海軍裝備質量管理體係合格證書,被列入總裝備部裝備承製單位名錄,擁有國防科工委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資格。
改革開放以來,第七一三研究所堅持寓軍於民,軍民結合,在海洋工程和船用配套裝備、特種物流裝備以及新能源裝備領域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開發了自動扶梯/電梯係列,軌道交通屏蔽門、安全門係列,立體停車設備,船用閥門遙控係統,電子顯示屏,風力發電設備,光伏發電逆變器以及光伏係統集成等多種產品,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第七一三研究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理念,把思想政治工作、企業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了“三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2000年以來連續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
“省級文明單位”稱號。
進入21世紀以來,第七一三研究所緊緊把握戰略發展機遇,秉承“興船報國、超越創新”的集團理念,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新三步走,翻四番”的戰略目標引領下,堅持“做強軍品、突破民品、全麵發展”,著力科技創新,正在向打造“具有強大自主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研究所”的目標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