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獲救(2 / 2)

窗外一群人正在麵向太陽落山方向進行禮拜,看時間應該是沙目也就是昏禮。穆斯林一天要進行五次禮拜,分別是榜搭(晨禮)、撇失尼(響禮)、底蓋雷(晡禮)、沙目(昏禮)、虎伏灘(宵禮),時間不長,每次十分鍾左右。

做完禮拜,阿卜杜拉看見楊凱醒來熱情邀請他共進晚餐,食物很簡單,甚至有些寒酸,隻有幾樣蔬菜和一種它們叫做Bazin用大麥粉加鹽做成的餅,吃起來有點像饢,口感要粗一些。楊凱一口氣吃了四五塊,至於那些菜,如果用鹽水煮煮也算菜的話,楊凱實在沒多少興趣。一個小小的身影準備從楊凱麵前的盤裏拿一塊餅,被阿卜杜拉一把拍了回去。男孩非常瘦弱,看起來也就七八歲,由於特別瘦顯的腦袋很大,大大的眼睛含著淚委屈的看著阿卜杜拉。楊凱這才發現自己麵前的麵餅和菜是最多的,別人隻有兩塊餅。楊凱突然覺得這餅有些難以下咽,他把麵前的餅和菜分給幾個孩子,自己拿起水喝了起來。阿卜杜拉看著他,張了張嘴,歎了口氣,最終什麼也沒說。

吃過晚飯楊凱終於見到了傳說中在中國留過學的七大姑八大姨家的鄰居家的孩子。已經不能叫孩子了,他叫賈哈姆,滿臉大胡子,高眉深目,非常典型的地中海人,一身長袍,看起來有幾分古代先哲風範。

從麵相上看賈哈姆至少四十多歲快五十的樣子,聽他一介紹才知道這家夥比自己大不了幾歲,才三十五。怪不得古人有蓄須一說,這有了胡子就是顯得成熟許多。

楊凱告訴他自己在沙漠迷了路,護照證件全部丟了,請他想想辦法聯係國內的家人。然而賈哈姆的話讓他從頭涼到了腳。之前轟炸導致通信設施被毀了,之後戰亂不停民用通訊基本沒有回複。現在這裏基本處於通訊基本靠吼的地步。

從賈哈姆口中楊凱了解到,他現在所在的地方是庫夫拉行省的邊境小城代海爾鬆,小城因井泉而命名,小城基本處於無政府狀態,幾夥武裝分子天天打來打去。小城的政府大樓說不定還有一條對外聯係的線路,因為之前他有一位當電工的兄弟去那裏維修線路,見過有人打電話。不過現在那裏被最大的一夥武裝分子占據了。

楊凱決定明天去城裏轉轉,看能不能找到能對外聯係的地方,盡管明白希望不大,但決不能輕易放棄。

小城不大,楊開花了半個小時就來到了城區邊緣,沿著這個方向再往前走半個小時左右就到阿卜杜拉家了。據賈哈姆說,阿卜杜拉原來住在城裏的,有枚火箭彈擊中了他的房子,他的弟弟和侄子不幸遇難,於是他帶著全家搬到了郊外。現在就靠這兩頭駱駝給人運貨養家糊口。那天碰到他時正是去泉井旁的綠洲放牧駱駝歸來。

一輛架著機槍的皮卡車從遠處駛來,車上站了兩個人,手裏端著AK74,時不時的向天開兩槍,似乎正在慶祝打贏了今天的戰鬥。楊凱看到車後騰起的煙塵趕緊避到一棟被炸毀的建築牆後,等他們過去才重新回到路上。

他左右觀察一下,正準備離開,突然間他看到了自己的照片,那是一張貼在路燈上的打印紙,雖然打印的黑白照很模糊,楊凱還是一眼就認出那是自己沒錯。上麵的阿拉伯文楊凱有看沒有懂,他小心翼翼的將它揭下來,疊好裝在兜裏快步離開了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