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你,從你的行為舉止上已經失去。是你的語言、做法告訴了我,我自己覺得沒必要放心上了。請不要再作無謂毫無意義的行為了。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渴望太多失去更多《靠自己》李著
主要元素
為什麼把《一封棄信》《棄信》當作一封信呢?因為是因為我自己心裏的毛病太多,可又不好意思開口、難為情,隻好自當承受。可有些事情承受起來比較牽強糾心影響睡眠。也隻好跟自己算筆賬用信封裝起來丟一旁就行了。雖然裝信封裏了,可事實上心裏上已經把毛病都處理了。一個信封隻是代表整件事。信的內容當然隻能是自己內心深處和事情的整件事。
又為什麼要叫棄信呢?因為整封信寫完也有了結果。信發不發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解決信中目前的難題、問題。也許吧!可能你們覺得我的做法有些怪異,可這就是我的風格,一定要給自己找到讓自己如意(過意的去)的最好方法。可是又有誰能夠不麵對類似的潛規則、難為情。從表麵上糾纏不如直接從心出發,表麵上輸了的事情可以從心裏找到更好的答案,用心也是這麼簡單。
同時我把兩封信當成了棄信。棄信是我自己的定心液,同時它是供人們參考的人生真諦。棄信告訴人們一些基本道理:一、在重要的人麵前不要信口開河。(這樣結果證明直接失去誠信。)二、言明律己。(交流中如果說不清道不明的話,對方已經直接明了你的意思或是直接誤會。)三、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以說小人是小人自己都拒絕的朋友,可想而知小人是做人的失敗。)四、不償得失(從根本、事實、結果上覺得沒什麼大不了就應該大度。生活上為小事斤斤計較糾纏不休結果可以讓人爭個不休、心煩意亂、夜寢難眠。)嗬嗬!在這裏同時跟愛說成語的朋友更正一個(急趕)的成語。很多人把急趕的意思厚顏無恥的說成(緊趕慢趕,緊趕晚趕)意思錯亂還要顯擺的說出來。汗!我就來首詩:快馬加鞭,緊趕往趕。心急如焚,夥(臣、君、我...)急趕見。《急見》這種錯誤本來我可以置之不理的,可是實在看不下去了。今年春晚節目《小棉襖》中就有這麼一個人毫無顧忌還自以為是的說了句“緊趕慢趕”我覺得有點惡心。所以我不希望發生類似的錯誤。
(信本來是我用來寫作時用的一個材料,在現實發展中已經被淘汰了,要寫隻能這麼寫給自己或未來。對於思念的人來講我覺得直接打電話就好了。嗬嗬!可笑的是春節期間我看到的廣告經常提到信。有些勉強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