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康軒他點頭,李詩詩這才放下心。
康軒走後,老太君變了臉色,“你身為康王府的郡主,如此不分輕重,軒兒出去辦差,你還阻攔他,如果上麵怪罪下來,這罪名可不小,你就這麼見不得康王府好麼!”
李詩詩低下頭,輕聲道,“是,詩詩錯了。”這老太君年輕時也是一名出了名的暴脾氣,她還是老老實實的認錯,等康軒回來時就一切見分曉了。
老太君將李詩詩教訓了幾句,見她態度還可以,就離開了軒意閣。
而康軒也快馬加鞭的與大皇子彙合了,大皇子得知是他的府中臨時有家事耽誤了,也並沒有怪他的遲來,眾人這才上路。
在賑災的路上康軒抽空將李詩詩交給他的錦囊拿出來看了看,上麵竟然寫著他此次差事會遇險,而且這錦囊中將他會中多少人的埋伏,用的什麼兵器,都一一介紹的很是詳細。
康軒搖頭失笑,這上麵記錄的一切,就好像那丫頭親眼所見一樣,讓他都有些相信了。
康軒並沒有放在心上,畢竟這太過無稽之談了,李詩詩在康王府不曾出門半步,她又怎麼會知道這些的,他隻當李詩詩魔障了。
然而真到了李詩詩所說的那片樹林的道路時,他見那地理位置心中預感不好了,而且距離那越近,那不好的感覺就加重幾分。
他最終還是將大皇子一行人攔下,雖然災情緊急,片刻耽誤不得,可是李詩詩那句小心駛得萬年船總是沒錯的。
大皇子被攔住有些不解,康軒開口解釋道,“大皇子,我先去前方打探下,畢竟這條路太過於偏僻了,我們還帶著這麼多銀兩與糧草,這要是出了事,聖上那脾氣必然雷霆大怒的,對您以後的大業也是不妥的。”
因為康軒與大皇子從小長到大,他們交情深厚,所以康軒說話未免直接了些。
“那你要多加小心,用不用再帶幾個人一同前往?”大皇子也知道其中利害關係,他也很擔憂。
康軒拒絕了大皇子的好意,他下馬獨自一人慢慢前往樹林。
在進入樹林幾百米開外,康軒發現了不妥之處,這裏麵少說隱藏著幾十號人潛伏著,他匆忙退出此地。
與大皇子說明情況,大皇子臉色變得憤怒起來,想到他這趟差事,如果他有什麼差錯,對他以後登上皇位的道路必是阻攔。
除了京中的那幾位兄弟,他實在想不出還會有誰,費此周章來給他使陰招,想到上次康軒遭遇的暗殺。
大皇子下令派人通知了當地官員,又讓人快馬加鞭返回京城,將此事上奏皇上。
賑災之事耽誤不得,康軒與大皇子一行人改了原定道路前往災區。
他們一路順利到達災區,用了一個月時間將糧草下發給災區百姓,又下發了補助銀兩,百姓對待大皇子是感恩戴德,更是對一直協從大皇子的康軒亦是如此。
大皇子與康軒離去時,數萬災區百姓相送,至此大皇子名聲大起,這也是日後他登位時,讓他得到了百姓的擁護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