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夢中的圖騰(代序)(1 / 3)

1

我並不是一個狹隘的鄉土至上主義者。以海洋之闊,陸地之廣,造物主之萬能,隨意在地圖上點到一處地方,都不難在那裏找到一些屬於這塊土地特質性的東西。但迄今為止,我最鍾情的卻還是新疆,並且認定今生不會再移情。這並非由於人性中那份固有的鄉土歸屬感,而是決定於這塊土地所特有的那種攝人心魄的衝擊力,以及它曾經,和不斷帶給我的難忘的震撼。

記得某年秋天,我們15個人擠在一輛依維柯汽車裏向昆侖山疾馳,車廂裏是一些來自全國各地的登山愛好者們。由於空間狹小且長途跋涉,頭天到阿克蘇,第二天到喀什,第三天行進在帕米爾山區,一位煩躁不堪的山友在沉默中突發議論:一個省份跑三天,了得!

對於此種感慨,我一時難辨褒貶。但我知道,乘坐這種六壁合圍的現代化交通工具,隔絕了與大地山川的交流。大,常常成為顛簸勞頓中的旅人對新疆的第一印象,有時還不幸成為唯一的印象。但後來,爬冰臥雪27天,那位山友在慕士塔格頂峰附近損失了兩個手指尖,無功而返,返程前卻發誓還要再來。此後,鴻雁往來中他總不忘新疆的山川地貌風土人情,印證了他對這塊走不完的土地的濃厚興趣。

或許,這僅僅是一種指尖情結?

然而,每當我們走出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告別羅布荒漠,離開和田河綠洲,撤離卡拉麥裏大荒原,或者結束了帕米爾高原之行以後,隨著各地隊員們的紛紛離去,接踵而來的還是那些同類的問題:什麼是達阪?什麼叫麻紮?吐魯番的最高氣溫有70度嗎?大雅丹和小雅丹的形成有區別嗎?能找到斯文·赫定的向導奧爾得克的後人嗎?能拍到喀什民居的照片嗎?冬季能去帕米爾嗎?天山雪蓮開在冰雪中嗎?等等,等等。對新疆這塊奇異的土地,他們一經體驗就魂牽夢繞,言語中流露出如縷不絕的情思,以至於我結交內地朋友的數量有迅速膨脹的趨勢。

當然,這也同時印證了,我那位不幸的山友並非僅僅由於損失了兩個手指尖而對新疆難以忘懷。在新疆,你的付出決定你的認知程度,而你的認知所產生的動力,會魔法般催發你的行動。不爭的事實是,為著那份勾魂攝魄的魅力,越來越多的背包族或隻身孤影,或結幫搭友,身背行囊,越過蔥綠的山川,走進這塊荒蠻難解的黃金腹地。

2

清秀、素雅、妖嬈、嬌媚,以及剛直、堅毅、憨實等等特性都可以構成魅力,而新疆的魅力首先在於它的野性。

以160萬平方公裏之大,自北向南依次騰起了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三條壯碩的巨蟒,所餘土地又被兩大沙漠切去了37.88萬平方公裏,黑風灼熱,這就是宏觀地理意義上的新疆。與人傑地靈的中原熱土和山清水秀的江南水鄉相比,你不想說它野性都不行。正是這種野性,讓那些寧以肉體艱辛換取心靈自由的戶外人奉為圖騰。

遠看是三山兩漠的空泛,近看呢?恐怕沒有人比探險者更了解這塊地理麵紗背後所遮蓋著的宏麗。大對比、大起伏、大反差的特征,構造出一個經曆過刀劈斧鑿、冰凍火炙般的身軀。自然山川也刻寫上了與馬背民族氣質相同的特征。側目之間,是陌生?是敬畏?是讚歎?莫衷一是。

試看,從南部邊界的喬戈裏到腹地中央的艾丁湖,高差8765米;從吐魯番盆地到阿勒泰山區,氣溫記錄的極值差是99.2攝氏度;從高原到大漠,陽光輻射強度分布在年平米5200兆焦耳—6400兆焦耳;從北部的阿爾泰山到南部的昆侖山,境內冰川總數多達19091條;自首端到末尾,喬戈裏峰北坡中國最長的冰川音蘇蓋提大冰川全長40餘公裏;從古爾班通古特到塔克拉瑪幹,沙漠總量37.88萬平方公裏;從南到北,塔裏木河全長2179公裏,養育著綠色長廊1500公裏;還有,雅丹地貌3000平方公裏;大小河流570條;野生動物580種……

可見得,一個用雙足走進去的新疆與你概念中的新疆有著天壤之別,當然,其中的野性也就略見一斑。在這裏,當你親臨準噶爾盆地東部諾明戈壁時,那種目睹眾野驢絕塵而去的感覺,絕對勝過在動物園隔欄觀虎;你徜徉在天山土蓋別裏齊大冰川上所感受的激動,也絕對不在鄱陽泛舟的愜意之下。在這裏,隻要你不停地走,一個個陌生而又鮮活、荒蠻而又壯麗的世界就會毫不吝嗇地向你打開,令你消受不起,令你苦苦追索而三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