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你如何看中大?”
今天有兼在報紙做事的同學說他們搜集對中山大學相關想法的隻言片語——因為85周年校慶快到了——讓我也寫一段。我就寫了這個。我也認定,它隻會出現在這裏,不會在報紙上。
珠海校區主教學樓無疑是線條優美的建築傑作,如同一個碩大無朋的條狀宇宙空間站,君臨在珠海唐家灣那宛若宮崎駿所手繪的青綠山水之深處。低年級本科生就如同外星人或天線寶寶或花園寶寶或喜羊羊一般優遊在如此幽閉的異度空間,與他們的寂寞心靈所唯一呼應的,就是春季求偶期間歲月湖及宿舍樓附近牛蛙震耳欲聾的徹夜吼聲。
珠海校區與主校區之關係,又如同世界之都羅馬與偏遠的羅馬海外行省的關係。崎關車大巴奔馳在廣珠公路上,從早到晚,給童男童女送來了老師、通識、博雅和馬克思列寧主義,又準時把這一切都帶走。After dark,黑暗籠罩了湖水、草坡、牛蛙,籠罩了正在上網的童男童女。而明天又會是新的一天。當旭日升起的時候,從羅馬的方向又會送來新的秩序與光明。
班主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我是中山大學中文係2009級班主任,每次見到09級同學,都會自我提醒這一點。上學期,春天的一個周末,我還在人人網發了一個狀態,邀請09級同學以純自願的方式,來“雙規”——在規定的時間(晚飯時間)規定的地點(學五食堂門口)見個麵聊聊,然後共進晚餐。我是覺得,同學們大一、大二住在珠海校區的時代,班主任去珠海是比較給力的,廣受大家歡迎的。到南校時代(大三回遷南校區本部)後,似乎應了《孔乙己》裏麵第一人稱敘事者的一句話:“孔乙己是那樣使人快活,然而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但我還是覺得哪怕一兩個人需要聊天,我仍然還應該available,興許還有些用?當時發這個狀態試探一下,也不知道是否靠譜可行。得到一些支持性回複後,我覺得可行。於是就實施了。
結果一個人也沒來,我把自己給雙規了……班主任是不是歐洲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不在羅馬,更不是帝國。
但歐洲從中世紀一直到文藝複興,仍然需要一個皇帝對不?我們的09級現在比神聖羅馬帝國還要幅員遼闊了,散布在從南校區到外層空間的無數軌道上,通過無線電數字通訊的形式來確認彼此的存在。我覺得在09級畢業前者最後的這半年多時間裏,我還是要顯示我的存在。
當然我一直是存在的。不少09級同學來我的office hour,私下也有接觸。但是,我覺得作為班主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我要奉天承運,under God,神聖起來,羅馬起來,帝國起來。
具體做法:office hour也可以用來談找工作、成長、治愈等各種非學術問題。若不願暴露在眾人之下,也可E—mail另約時間,到食堂共進晚餐,邊吃邊談。也可寫信探討。祝願大家在這段日子裏各得其所,日後傳遞文明與人性的火種。
好吧,這就算做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為帝國子民所做的禱告和召喚吧,以數字化的無線電脈衝頻率,穿越廣袤的帝國。阿門!
翻譯學院騙婚記
初夏,中山大學風景如畫的小禮堂前的拍照季又要開始了。忽發奇想,寫了個不負責任的一麵之詞的笑話。
高三學生被中山大學翻院錄取,如同與一個叫“中大”的家夥相親成功,自然滿心歡喜。
沒想到真正和這個“中大”結婚的時候,才發現嫁給的竟是“中大”的弟弟,居然同名也叫“中大”,而且洞房不在廣州在珠海。(不知道戶口是在廣州還是在珠海?)
這也就罷了。在珠海那個中大的洞房裏忍了四年後,協議離婚,該拍離婚照的時候,又要坐兩個小時的車,來到廣州那個本應屬於自己的洞房前擺pose,與四年前相中的那個陌生的“中大”合影。於是 officially,外人就永遠不知道這裏麵的大規模換妻行為啦。
“小禮堂”前,每年被騙婚的不知有多少。
大學辯論和辯論隊的弊端
先退讓一步,承認大學辯論和辯論隊活動能帶來一定的收益:
一、能訓練思維和表達
如果是學法律而且是走出庭律師的路子,(在英美,)我感覺是必須的。這裏麵能培養抓住現場語境的臨機能力,攻其一點不及其餘,而且能揣摩不同的心理和口吻,掌握多種語體功能和話語模式。這能力,對當領導幹部和推銷員(在國外當牧師和傳教士,在國外和台灣地區參政當候選人),也是亮點。
不得不說,韓寒那麼聰明深刻的一個人,在公眾場合的口頭表達,給人的印象是疲憊模糊邋遢——這就是缺練。相形之下,很多“驢糞蛋”的表麵上卻都是光可鑒人的。所以,為什麼金玉其內者,偏要在外在的口頭表述能力上顯得不給力呢?——雄辯術是必要的。
二、能開心,交朋友
團隊精神,青春回憶——勝負皆能留下難忘的和給力的瞬間。
下麵,則要明火執仗地說一說國內大專辯模式下對大學生成長帶來的弊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