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趕屍之術又稱祝由之術,乃是湘西土產巫術,據說用紙符施咒之後,可以令屍體保存,將客死異鄉的屍體帶領返回故鄉,但如果死去的人有怨氣未吐或者死不瞑目的話就會有變成僵屍的可能,從而四處殺人為禍,而能收服這些孽障的就是擁有祝由趕屍術的趕屍人”。此處引用的是僵屍道長的開篇語。祝由趕屍術起源於湘西,說起趕屍術的起源,民間有術記載道:相傳幾千年以前,苗族的祖先阿普蚩尤率兵在黃河邊與敵對陣廝殺,直至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打完仗之後,士兵們把傷兵都抬走後,阿普蚩尤對身邊的阿普軍師說:“我們不能丟下戰死的兄弟不管,你用點法術讓這些兄弟回歸故裏如何?”阿普軍師說:“好吧,你我改換一下裝扮,你拿符節在前麵引路,我在後麵施法督催。”
於是阿普軍師裝扮成阿普蚩尤的模樣,站在戰死的兄弟們的屍體中間,在一陣默念咒語,祈禱神靈後,對著那些屍體大聲呼喊:“死難之兄弟們,此處非爾等安身斃命之所,爾今枉死實是悲悼,爾之父母妻子幼子盼爾回鄉。爾魂爾魄勿須彷徨。急急如律令,起。”原本躺在地上的屍體一下子全都站了起來,跟著阿普蚩尤高擎的符節後麵規規矩矩的走。敵人的追兵來了,阿普蚩尤和阿普軍師一起做法引來大霧,將敵人困在迷魂陣裏,,,,,,。因為施阿普軍師所“司”《實施,操作之意》之法術讓大家脫險,大家因此又把他叫“老司”,又由於阿普老司最後的禦敵之術乃是霧術,而“霧”筆畫太多難寫,於是改寫成一個“巫"字代替。其實,這巫字也是個象形文字,上麵一橫代表天或霧,下邊一橫代表地,而中間的那一豎就代表符節了,而兩邊各有一個人字,右邊的那個代表阿普蚩尤,左邊那個就代表阿普老司,意思是兩個人要聯合起來才能做巫術。
其實趕屍也是有條件的,據有關文獻記載,趕屍有“三趕,三不趕”之說。
凡是被砍頭的,必須得將其身首縫合在一起,還有受絞刑的,站籠站死的這三種可以趕,理由則是他們是被迫死的,死得不服氣,既思念家鄉又惦念家人,可用法術將其魂魄勾來,以符咒鎮於各自屍體之內,再用法術驅趕他們爬山越嶺,甚至上船過水地返回故裏。
而凡是病死的,投河吊頸自願而亡的,雷打火燒肢體不全的這三種不能趕。其中病死的,其本人已享盡天年,其魂魄已經被無常鬼勾進閻王那裏,法術自然是不能把他們的魂魄從鬼門關那裏喚回來的。而投河吊頸者的魂魄則是被替代的纏去了,而且他們有可能正在交結,如果把新魂招來,舊亡魂無以替代那麼豈不是影響舊魂的投生?在冥界中其實閻王對於不珍惜自己生命,故意輕生的人很是厭惡,即使他生是不做惡,一般不同意讓他們立即轉世,這也許是個漫長的過程,因此一些輕生而死的鬼魂,會使一些下三濫的手段,使一些人喪失心智而自殺。另外,因為雷打而亡的人,都是罪孽深重之人,而大火燒死的往往皮肉不全,這同樣不能趕。其實這也可以理解,按密宗說法,有二種人沒有中陰身,一種是大善人,其靈魂即刻上天,列入仙班,二是大惡人,其靈魂直入十八層地獄,身受諸苦,無有出期,而橫死之人大多是宿世惡報,故術者無能為力。湘西民間,自古就有趕屍這個行業,學這個的,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膽子大,二是身體好。而且,必須拜師。趕屍人從來都不亂收徒弟的,因為這個行業畢竟也會有一定的風險的,常年和屍體打交道,萬一碰到詐屍,本事學的好的當然不必說,如果本事沒有學好就去趕屍那麼詐屍的幾率就會很大,一不小心就會被屍體反噬。學徒拜師得由家長先立字句,接著趕屍人必須麵試。一般來講,要看滿16歲,身高1.7米以上,同時還有一個十分特殊的條件,就是相貌要難看一點,趕屍人先讓應試的人望著太陽然後旋轉,接著突然停下來,要你馬上分辨東西南北,倘若分不出,則被淘汰,因為你此時分不出放向那麼在你夜晚趕屍的時候也會很難分出方向的。還有一項測試就是趕屍人將一片樹葉放在深山的墳頭上,黑夜裏讓你一個人去取回來,隻有這樣,才能說明你有當趕屍人的膽量,身體好則是需要你在上高坡時搬運屍體。這些你都具備了那麼你就有當趕屍人的可能。還有一種趕屍人,趕屍是他們家傳之術,所以他們的後代中男孩子都會學,男孩子多的話就傳資質比較高的,其餘的不過多要求,如果隻有一個男孩,那麼他沒有選擇隻能繼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