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為什麼我們喜歡抱怨(13)(1 / 1)

在我們的生活中,適當的借口確實能起到刪繁就簡,避免麻煩的作用。但前提是你的借口要合情合理,不涉及信任,也不涉及責任,還有,偶爾為之即止。

一旦養成找借口的習慣,遇事總給自己找借口,你的誠信度就會大打折扣,你不僅會被認為是個不靠譜、不值得信任的人,還會變得拖拖拉拉,缺乏效率和進取精神,就像故事中總是遲到的黃誌明和辦事拖泥帶水的任霞一樣。這樣的人不可能成為好員工,也不可能有光明的職場前途。在公司裏,這樣的人很難被委以重任,遲早會被炒魷魚。

借口從來就不是工作失職的"免責牌",它不僅讓你原本懷有良知的心變得越來越麻木,而且會將你拖向失敗的深淵。美國的西點軍校一直將"沒有借口"奉為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它所體現的是一種敬業精神,一種誠實的態度,一種完善的執行能力,而這些正是一個人邁向成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拋棄找借口的習慣,想盡辦法去完成每一項任務,你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

首先,需要學會對自己負責。這是拒絕借口的最為重要的態度,如果一個人不能真正對自己的行為和工作負責,所有建立在"並非充分負責"基礎上的其他價值觀和行為都經不住時間的磨礪和任何風險變革的曆練。做不到對自己負責,就很難對自己的家庭負責,更談不上對自己所在的組織負責。

其次,學會自我尊重。自尊是人們在群體、組織內部以及社會關係中的一種價值觀定位。如果一個人可以輕易地忽視自尊或自我踐踏自尊(而非自嘲),那麼內心就會非常輕易地呈現出不符合常識和邏輯的滑稽借口,這種借口也會惡性循環地反複踐踏找借口者的尊嚴。

再次,保持正直和誠實的生活態度。借口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欺騙和自欺,多半是莫須有的荒唐理由。如果我們習慣了搪塞和欺騙的處世方式,養成了找借口的積習,就會逐漸陷入虛偽和無信的深淵。所以,無論你從何時意識到自己喜歡找借口,都要安靜地反思自己,努力找回正直和誠實。

第四,以結果為導向,為自己製定明確的目標。當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堅定了自己的目標的時候,以結果導向的機製會讓你在逃避現實的時候保持清醒,因為找借口隻是懦夫的表現,會耽誤你實現目標的進程。

第五,學會理解與原諒。理解可以幫你塑造相互尊重的環境,原諒可以幫你摒棄責難他人的習慣。要學會理解和原諒失敗過的自己,理解和原諒傷害過你的人,理解和原諒你的環境。沒有理解和原諒,借口依然是我們不可擺脫的積習。

第六,信守承諾和責任。找借口其實是不自信和對工作不負責任的表現。責任感是人走向社會的關鍵,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重要資本。當你信守責任的時候,就在信守你個人的品質。你以做事業的態度來對待工作,敬業、專注、有擔當,獲得的將不僅僅是養家糊口的薪水,而是助你不斷成長和邁向成功的能量。

第七,不要自我設限,積極麵對現狀。很多事情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困難,有些事情之所以看起來那麼難做,是因為我們消極、敷衍,懷疑自己,把許多原本可以輕鬆解決的小事情,斷積壓,任由其演變成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我們能以積極的心態去麵對工作,就可以喚起自己的進取心和創新意識,進而迸發出巨大的潛能。

第八,不斷重啟,更新自我認知。很多人生活在固定和停滯的思維與認知結構中,所以有時候,找借口不是他們的有意識之舉,而是意識落後的不得已之舉。懂得越多,你就越明智。懂得越多,你的成長就越快。因此,我們必須保持學習、重啟自己和自我更新的好習慣,這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

最後,解決永遠比解釋有效。想找借口時,最好先想一想:究竟是哪個環節有欠考慮,使得問題出現,矛盾激化。發現了症結所在之後,就要迅速地用你的能力去解決它。而借口隻會讓你在碌碌無為中蹉跎歲月。要時刻告訴自己:現在的事情現在就要做,今天的事情決不要拖到明天。以這種態度去麵對生活和工作,你肯定會獲得成功,而且身心都會感到輕鬆愉快。

本書精華已為您連載完畢,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