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捍衛夢想青春突圍(1 / 1)

太多人的青春,都拋擲在無病呻吟或猶豫遲疑之上,他們不舍得讓自己真正拚一次,真正痛一回。許多人嘴上說著如何如何憎恨懶惰的自己,但實際卻很享受慵懶的狀態,根本不願改變。你們與生活兩軍對壘,隻聽得你特豪邁悲壯地喊著“衝啊”,但你就是站著不動,紋絲不動,雷打不動。

前一陣,我看了光線傳媒資訊事業部副總裁劉同(此人係中國新生代作家、青春哲理小說代表性人物,多部青春小說暢銷書作者,中國教育電視台一套《職來職往》節目十八位達人之一。曆任《娛樂現場》、《最佳現場》、《影視風雲榜》、《娛樂任我行》等多檔王牌娛樂節目總監)在微博上發的一段話:很多父母對自己子女說:“你畢業了就回老家,我們托人幫你找一份工作,買套房子,找個好男人嫁了,生活安心,我們也放心。”--但是,每個人生下來不就是為了見識這個世界麼?如果我們都變成小肥羊的羊,肯德基的雞,生下來就是為了死,我寧願從來就不被生下來。

愛是理解,不是禁錮。生是見識,不是活著。

現在翻閱我這本淺陋的書的你,可能已經看過劉同的這段話,可能曾被自己的父母這樣數落過,可能正被生命是用來“活著”還是用來“見識”這個問題深深困擾……

我與你們一樣,是一個生平簡單的、毫無背景的人。

從一無所有象山少年到現在所謂的“達人”,我的起點非常低,沒有傳奇經曆。我所能做的,你們也完全可以。所以,我的成功總歸而言,並不是歸於“命運”,而是自己的努力。

我想,在這個社會上,在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不斷戳傷社會公平的當下,年輕的我們仍要相信一些古老的道理,比如相信善有善報,相信人在做、天在看,相信奮鬥就會有收獲。很多時候我們的膽怯和畏縮,是因為“不信”,我們把自己置身於一個“不可能”的結果之下,戰爭還沒有開打,我們心裏已經認為自己必輸,意誌力已經繳械投降了。

年輕的時候,拚的是一股“不服輸”的勁兒。不要揣著這股勁兒沒用就老去了,會遺憾的。

太多人的青春,都拋擲在無病呻吟或猶豫遲疑之上,他們不舍得讓自己真正拚一次,真正痛一回。許多人嘴上說著如何如何憎恨懶惰的自己,但實際卻很享受慵懶的狀態,根本不願改變。你們與生活兩軍對壘,隻聽得你特豪邁悲壯地喊著“衝啊”,但你就是站著不動,紋絲不動,雷打不動。

這真是太要命了!也有很多人在等待著某個晴空霹靂把自己打醒,“我先低迷一陣吧,就當是為明天奮鬥充電”。真的需要這樣嗎?如果你真想從慵懶中、從目前行屍走肉的狀態中走出,那你從鼻尖上滑過的微風、空氣裏的春天的氣息中你也會感受到重生的欲望,否則身邊即使劈下閃電雷霆落於腳下,你也隻會麻木毫無反應。

每天早晨,從我住的地方向前望去,一排排高樓鱗次櫛比,一條條街道幹淨整齊,樓與樓分列有序,車輛與行人互不相擾。寫字樓與居民樓相間著延伸到遠方,太陽從那遙遠的地方照過來。這陽光清新明媚,這城市生機勃勃;而我,堅定從容。

這座城市有我為之奮鬥的事業,這事業是我發自內心要去創造的,沒有任何別的意誌強加,多快樂啊。每天每天,我的心裏都被這種喜悅充滿著,這喜悅教我對生活飽含期待,對工作飽含激情,對生命飽含熱切。

一個人清醒而愉快地活在當下每一個時刻,這該是多麼幸福的事。

我現在想起從前所吃的苦,腦子裏隻有感激,感激生活叫我經曆了這些,感激這些困難發生時這些陪在我身邊的人,感謝我自己堅持到最後。

多少努力多少回報,這句話我是相信的。可能收獲的東西不是我們當初所設想,也可能收獲的時間不是我們當初所希望,但是我們付出努力定會有所回報:付出汗水,得到酬勞;付出時間,得到知識;付出真心,得到愛情;付出代價,得到經驗;付出艱辛,得到成長。生活就是這樣,雖不是等價交換,但有耕耘就有收獲。

也許我會在這個城市擁有比現在工作室更大的一個場地,然後朝著生活和事業指引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去見識更多的人和事,但我想,即使到那時候,我的夢想也不會輕易騰出它所占據的位置。不能停止做夢。我一直在告誡自己,我很清楚,相比不能實現夢想,忘記做夢的感覺要更加可怕。

所以,親愛的讀者,親愛的朋友,如果你手裏攥著一個燙手的夢想,而周圍又有許多“不解風情”的朋友圍攻你,想叫你作罷;或者你內心還有個叫做“慵懶”的小賤人一直在攛掇和誘惑你,想叫你放棄;或者你被你父母的“愛的恐嚇”所束縛,下不了決心……無論哪一種,我希望你能勇敢地掙脫它。你應該像個英雄一樣站出來,捍衛你的夢想。

我祝願你們早點行動,突圍成功!我在前麵不遠處,那個麵朝大海、花開不怠的地方,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