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當如此。但首先我必須擺脫“完美”家庭的假象。
過分注意缺憾
破壞快樂的有效方法莫過於對任何事物隻集中注意瑕疵,例如望向天花板時隻盯著缺了塊鋪板的那處地方。正如有個禿子對我說的:“每次我走進人多的房間,隻會注意到人家沒一個是禿頭。”
一旦你找出自己缺了哪一塊鋪板,就要探討:若重新取得這塊鋪板是否真的可以使你快樂。然後你有三個行動選擇:去找到這塊鋪板,或用另一塊不同的鋪板補上,又或者根本不予理會,把注意力放在你生命中沒掉的鋪板上。
我多年來研究快樂的道理,得到最重要的結論之一是:人的一生遭遇和他會多快樂並無太大關聯。稍加細想就明白這道理很明顯。我們都認識一些人,生活頗為順利,但從根本上來說不快樂;我們也知道有些人吃過不少苦頭,卻能樂天知命處世。
第一道秘方是感激。快樂的人都存有感激之心,無感激之心的人不會快樂。我們總以為人是因為不快樂才抱怨,其實抱怨可致人不快樂的說法更有道理。
第二,要知道快樂是另一件事情的副產品。最明顯的快樂源泉是各種使我們生活有目標的活動,例如研究昆蟲或打打球。你越是投入你所喜愛的活動,越可體驗更多快樂。
最後,應有如下的信念:這世界上有些永恒的事物是超越我們的,而且我們的生存有更重大的意義。這信念會使我們生活更快樂。我們需要精神上或宗教上的信仰,或者秉持自己的人生觀。
無論你的人生觀是什麼,都該包含這個道理:如果你凡事都從好的方麵看,對人生一定有好處。如果你總是往壞處想,日子就難過了。正如你想不想過開心日子一樣,這事完全在於你的態度。
幸福悟語
幸福不是自來水,自來水開之即來,關之即去。但你在享受幸福時,還沉迷在回憶中,不去創造,那麼你永遠也沒有再一次享受幸福的機會。幸福是一塊花生地,開春時你必須翻地、播種,還需要時刻注意及時補苗,重複一遍又一遍的田間管理,直至最後起早貪黑地收獲。在你享受著勞動的果實時,你是何等的幸福,可如果你一味地享受,不再去勞動,甚至連明年開春的種子都享受完了,那麼來年等待你的將是滿田的野草和漫長的饑餓。幸福在懶漢的眼中是一條地平線,他們會說:即使看得到它,也永遠走不到。幸福在開拓者眼中既是一條終點線也是一條起跑線,享受時是終點,享受完了便是起點。所以,我們應該把幸福當做是一張儲蓄卡,用完了必須再存,它是不可以透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