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奔走救主
時值征和三年,山西壺關三老令狐茂與一術士打扮之人,對席而坐,相互交談。細聽那術士說道:“今聖上因望長生而醉求仙術,聽信讒言而冤枉太子,然天下之人皆知太子有莫大冤屈,而不敢上書請求陛下赦免,真是可悲!”說完做心痛狀望對席之人顏色。
令狐茂聽完術士之話,大吃一驚暗想道:此人究竟是何人?天下之人皆不敢提太子冤屈,此人卻在我麵前如此論談,這人目的如何,我且拿話試探一番,再做打算。於是正了正身說道:“不是無賢士上書請求陛下赦免太子,而是陛下此時正在氣頭之上,俗語說,‘伴君如伴虎’。若有不測,招來殺生之禍是小,株連九族事大。所以依老朽看來,這些人是明哲保身,也在情理之中。”那術士聽完公孫茂一篇人情之說,臉上露出鄙夷之色說道:“我來山西,路人皆道壺老乃明事理,不畏個人生死的大賢,與當今居於廟堂之輩有所不同。好一個情理之中,我看路人也是道聽途說罷了。”大笑三聲,起身對令狐茂道:“罷了!罷了!先生還是在家明哲保身,就此告辭。”
令狐茂聽術士一言,眼中一喜,又見術士準備離去,連忙起身賠罪道:“剛才一話是試探壯士一番,壯士勿怪。老朽乃半身已入黃土之人,還怕丟了性命。隻是恐怕中奸小之人詭計,平冤未成已是爛肉一堆。且請壯士移步內書房說話如何?”術士一聽請他於內書房敘話,心中大喜道:看來國師授我之意明了,如此看來我救主子希望更大。見那令狐茂對身邊家仆吩咐若無急事,不要前來打攪。吩咐完後才與術士一起進入內書房。
那術士為何急於救太子性命?這話還得從國師姚定國說起。這姚定國相術驚人,曾測算出漢武帝母後孝景皇後必成太後,因得喜歡。自武帝登基,孝景皇後便舉薦姚定國給武帝。漢武帝見姚定國乃一江湖術士能有多大能耐,居然由太後舉薦,便存心戲弄一番。一日武帝左右無事,便命隨從取來三隻空盒,置雞羽、蛇首、貓爪於其中,著姚定國算上一算。姚定國知是武帝存心戲弄也不動聲色,從袖口掏出三枚銅錢,口中念念有詞,卜起卦來。
卜完卦後,便躬身對武帝說道:“陛下,此三個盒中,一是似鳳非鳳之羽,二是似龍非龍之首,三是似虎非虎之爪。”漢武帝聽後大驚,於左右說道:“先生真乃神人也!”封姚定為國師,深受武帝器重,常授詔征討匈奴測卜吉凶,富貴一時。
這國師有一徒,姓林名誌,天生聰慧,易經卦理一學便會,更兼會符咒之法,深得國師喜歡,便舉薦給漢武帝侍奉太子免招邪術傷害,便是剛與令狐茂對坐說話之人。
林誌早已推測出太子有血光之災,便加持符咒之法於太子身上,讓太子避免橫禍。然人算不如天算,武帝寵臣江充引巫蠱之說迫害太子叛亂。武帝聽太子叛亂,龍顏大怒派丞相劉屈氂平叛。太子忠厚,知武帝殺意已決,想等父皇息怒後,再作解釋,便趁夜逃到城門,守門之將田仁同情太子,放走太子。待劉屈氂帶兵到城門,見太子已逃走,以守門疏忽之罪定罪田仁,將其捉拿,回稟武帝。
太子被降罪追殺,觸動身上符咒,林誌有感,急忙出關。卦算出太子已逃亡湖縣,藏匿一農戶家中,怕太子行蹤敗露,引來殺身之禍,便想用土遁符救太子出困。這土遁符端是神奇無比,用千年陰木作為符紙,符文用金粉書寫在陰木之上,再用香火祭練七七四十九天方才有千裏遁土功能,遠觀金光閃閃,如破土利鍬,近看全身烏黑,如紮根神木。林誌怕時間一長,太子遇難,急急施起法來。土遁符受林誌咒語控製,金光爆增,一頭紮進土裏,向太子身邊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