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教育必須改革,即使華夏的高層如何掩飾,也無法欺騙自己。
我隻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一個普通的宅男,然而,即使宅,也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眼界。
世界不是我一個人的,也不會隻是某些人的,我們可以努力展示自己,實現自我,但卻不能抑製他人的成長。
大學,我早已意識到,他不是我想象的那樣!
清閑平淡,一身輕鬆,然而,枯燥無味,沒有追求,這就是我對前一段大學生活的總結,我不喜歡這樣,但是,心中唯有無奈。
沒有人能夠自己將自己從深淵中拉起,能夠成功的人,要麼適應深淵,做一個深淵的霸主,要麼,就毀滅掉蝕人靈魂的無盡深淵,親手去建立一個天堂!
2050年元月一日,目送又一個前一代悄然離去,現在,國家的脊梁終於由多年前的90後所組成。
他們熱愛勞動,他們盡職盡責,他們心懷子孫後代!
自己經曆過的,才有最深刻的感受,自己經曆過,才有發言權。什麼十年寒窗?什麼黃金四年?90後回想當初的學校歲月,終究是辛酸占據了絕大多說,美好的童年,無悔的青春都隻是泡沫般的童話。
誰造成了這樣的局麵?是90後自己嗎?不,那時他們還沒有這樣的資格去製定什麼規則,他們就隻是一群逆來順受的孩子,偶爾反抗還會被打上叛逆的牌子被長輩所批判。
所幸,他們現在終於長大了。
老樹終於腐朽,落葉歸根,然而根莖也快腐爛了到頭了,無論根葉枝幹都將化作泥土。
新樹終於長大,鬱鬱蔥蔥,雖然不久他們也會變成老樹,但總算沒有老樹搶奪他們頭頂的陽光,甚至,他們還能利用老樹們提供的養分進一步成長。
新時代自然會有屬於新時代的規矩,唯有改革,才是彰顯希望!
所幸,改革,終於要開始了!(即使隻在潤君的小說中……)開始在了90後最期待的地方,教育!
教育的改革無時無刻,但觸及其實體的卻是不多。更改學生學習的科目,學科的占分,又或者是實行所謂的素質教育,終究還是限製了學生們的發展。
孩子們不是缺少學識學問,在這個大學生比文盲還多的年代,相比較的而言,一張大學畢業證書還不如一頓飯來的實際,教育來教育去,也隻是讓普通人更加普通,讓所有人大眾化,我不知道這樣的教育意義何在!
孩子們需要的一個自我發展的舞台,是一個讓他們學會如何去“活”,而不是學會如何做題考試的舞台。
前輩們固然比孩子們更加擁有見識和經驗,但孔孟也不敢隨意去評論一人有沒有出息,隻用幾張紙去評論孩子們的未來,將孩子們打壓在“知識的世界”,從而間接地減少一些競爭對手?這樣的方法未免太過幼稚和齷齪了!
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便是平等的,什麼是尊老愛幼?那是我們這些有素質的人自覺遵守的優良品質,而不是你們這些人倚老賣老的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