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忘了你也是上海人了。他惶然起來。他剛才還口若懸河地說上海人自顧自各管各,小打小鬧小聰明,又自以為上,海第一。他說:你不像上海人。這是誇我?
但我不能說謝謝。我像不像上海人也是上海人。
其實上海人毛病也多,長處也多。譬如上海人習慣親兄弟明算賬,用在商場上是先小人後君子,用在交友上與如今剛在廣東冒頭的朋友們吃飯各付各的錢的AA製消費方式一樣新潮。上海人自以為上海第一的年代裏,確實上海的服裝、皮鞋、食品等等在大陸最受青睞。後來廣東受開放政策的實惠,廣東人聰明的點子多了,手裏的鈔票多了。上海人率先往廣東衝刺。歌手唱歌時故意用硬邦邦的廣東腔把柔綿綿的上海語音壓將下去。直至近幾個月浦東開發的起點也高,勢頭也大,又有北京人對我說:這下上海人又要老子天下第一了,上海人恐怕更加功利了。
上海人對於改善生存環境的熱望,變為一發而不可收的競爭。競爭場上的人越覺做人難,越開始對人性的思考。
上海有很多公用廚房。一個公用廚房就是一台盡現世態人情的活劇。話劇〈公用廚房〉一開幕,住在浦西919號的六戶人家下了班相繼走進廚房。六隻煤氣灶上的六隻燈先後亮了起來。滿屋的煙霧熱氣淡去了白日的艱辛。樓上人家的水開了,樓下的阿偉提起水壺送上樓去。樓下的記者說阿偉不一會兒已經樓上樓下跑了十幾趟了,希爾頓飯店都跑到頂了。
擠在公用廚房裏的人,依然能暢想豪華的希爾頓飯店。上海人對改善生存環境的想像力可歎,可歎。偏偏甲型肝炎的流行打破了心態的平衡。在919號人的想像中,隻要被甲肝病人的眼睛一看,GPT就傳染上了。記者夫婦率先用一根麻繩把公用廚房裏自家的桌、椅、自來水管和煤氣灶攔起來,曰:建立隔離區。別人立刻仿效,而且用的是尼龍繩。
人與人之間有形無形的隔離繩越來越多,不用隔離繩沒有防人之心的人就為人矚目,使人生疑,被人非議。樓上的阿咪得了肝炎,丈夫又出差了,好心的阿偉自然幫助阿咪取藥送水的。919號的並不幫助阿咪、生怕阿咪身上的GPT跳到他們身上的這家那家,說不是不想幫阿咪,是怕幫了她別人還以為撈了她什麼好處呢。919號的人既能把甲肝說成人家一看你GPT就傳了過去,也能把阿偉和阿咪編成言情小說。總算阿眯站出來為阿偉辟謠了,說他所以幫助她,不是乘她丈夫不在鑽空子,而是因為知道她有個叔叔在什麼公司當領導,日後好托她叔叔調動工作。
阿偉的被誤、被屈、被責、被辱,實在是商品經濟發展中的現代的荒誕。
做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