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人間處處有桃源
曆經數年的經營,呂光父子早已將從長往西域的馳道修通,如今從長安騎快馬往安息,路上不停歇的話,不過二十多天就可以趕到了。呂光可以驕傲,一條足以名垂青史的呂公道,將使呂氏父子的名字永遠銘記在世人的心中。
漢王返回長安的第三年,安慶熙夫妻倆就先後因病辭世,李慧如願的繼續承了安國的王位,成了安國的女王。
可是,她確實難舍漢王的溫柔和情義,一年倒有大半的時間待在長安,至於安國的內政,多是托付了劉文等人處理。
漢王不得不再次感歎漢民族強大的繁衍能力,不過幾年的工夫,安國已經由當初十幾萬部眾的小國,發展成近三十萬人口的,在整個中亞地區極具影響到力的邦國。
這其中,有漢王鼓勵移民的原因是,更大一部分的原因,卻是漢王留在安國的那幾千年輕將士們的功勞。劉文發揮了良好的帶頭作用,一口氣娶了十幾個當地的女子,生了幾十個兒女。其它將士們自是更不甘落後——多年戰亂,安國到處是失去男人的寡婦,隻要他們願意,當地的女人們十分樂意嫁給他們,成為他們的女人。
如今安息州的周圍,到處都是有著淡黃色卷發、*著一口純正的漢語的的漢、粟混血兒。按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漢王相信,安國成為大中華的一個州郡,將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與此同時,劉裕終於伸出了他那貪婪的黑手,先後殺害了安、恭二帝。
漢王及其下屬,都對東晉君臣沒有什麼好感,但是,無論如何,東晉皇帝仍是代表著華夏正統,劉裕不計後果的行為,已經徹底觸破了政治鬥爭的底限,給中華民族的曆史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
“我是皇帝,你們不可以這樣對我,我曾經代表著這個國家。”司馬德文死之前無助的呼喊,似乎就在眾人的耳邊響起。
“劉裕這廝欠我司馬家的人命,必須用血滅償還。”司馬文思的臉顯得特別的猙獰,惡狠狠地說。
無數的護軍精壯,從四麵八方,紛紛往長安聚來,隻待漢皇一聲令下,即將興義兵,剿劉逆。
雖然司馬德宗、司馬德文這兩位堂兄弟同他的交情並不深,但自家的人死在劉裕的手上,不僅是對正義,對千百年來的儒家正統思想的挑戰,更是對司馬宗族的莫大侮辱,身為司馬家的子孫,自然的憤怒不己。
“弘揚正義,誅除劉裕,舍我輩其誰”漢王森然的一掃殿中躍躍欲試的文武大臣們,斬金截鐵道。
“請漢王樹我華夏正統,領天下無數百姓,討伐劉宋,弘揚正義,複我中華。”王鎮惡、劉穆之等老臣子們亦一臉凜然道。
“請漢王速立正統,複我華夏。”殿中數百人齊齊喝道。等待了那麼多年,不就為了大漢的天威重新威加四海、令萬邦懾服麼?
“朕宣布,建大漢正統,建元中元。即刻發兵百萬,討伐劉宋,光複中原。”漢王果斷堅毅的話,如炸雷一般在大殿中響起,登時將大臣們的情緒徹底點燃。
“皇上萬歲,大漢威武,”此時,出兵,一統天下,結束戰亂,讓全天下的人民過上安定祥和的日子,已經成了所有人一致的願望。
劉裕原以為,自己和張無常、王韶之神不知,鬼不覺做事的事情,隻要自己順利的登上皇位,到時候隻要大赦天下,封賞功臣,自然可以令皇位穩固,天下萬民歸心。
但他確實低估了老百姓們的智慧。兩位皇帝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先後辭世,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發生了什麼,又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之下,頓時天下洶洶,萬民嘩然,討伐劉宋的口號不絕入耳。
東晉百姓對司馬家不怎麼感冒,有時候甚至還有怨怪。從源自幾百年來儒家的影響,天下不安,百姓不寧,不是君子不賢,而是大臣無能昏庸。現在司馬家都認為自己的識人不淑,用人不當付出了代價,自動讓出了皇位,你劉裕自認是順應天意,繼承大統,怎麼樣也該見好就收,人家都退位了,你還要趕盡殺絕,你是什麼用心,你要把全天下看不順眼,不肯跟著你鬧革命造反的人都殺光麼?這樣的皇帝,怎敢讓小民們放心托付未來。
天下儒子們更是氣勢洶洶,慷慨激昂,壯懷激烈,寫下無數錦繡文章,直指劉裕得位不正,居心叵測,應該自動退位,讓皇權由天下有德者居之。
至於說誰是有德者,大家都不說,隻是目光齊齊投向了西方——雖然漢王的許多政策似乎侵犯了大多數人的利益。但漢王席卷天下已經是大勢所趨,曆來隻有千年的世族,卻沒有千年的皇朝。身為大族的代表人物,吃點眼前虧,如何讓家族利益的最大化,才是他們最明智的選擇。若是此時再不表達忠心,去晚了隻怕隻能在後麵排隊了。
中國曆史悠久,分分合合,無數皇朝上演,儒家子弟們窮其智慧,利用鄒衍的五德始終學說總結了朝代的興衰,各朝代都有其對應的德屬,一旦其皇室失德,上天必將降下災禍,自有順天意者取而代之。
商代夏,周代商,漢代秦,魏代漢,他們莫不給各朝代安上了金、木、水、火、土的德性。
在他們的解釋裏,晉司馬炎廢魏帝,取代曹魏,後晉滅東吳,曹魏為金德,晉朝為水德,晉朝水德才能克去東吳的火德。所以才有曹魏金德滅西蜀木德,然總有缺撼,隻有晉朝水德才能滅了東吳火德,完成天下的一統。
然東晉皇室失德,五胡亂華,百姓流離、生靈塗炭,上天降下災禍。自古土來克水,東晉失德,本該土德取而代之。
然劉裕算什麼,他也算土性,他生生的使勁陰謀手段,為了他的一己私欲,竟不惜借用異族的力量,屠我百姓,掠我國土,他也配稱土性,他把我中華的土地都送給了外人了。
土德,唯有開疆拓土,與民生息,同中華百姓一起共享中華沃土的漢王才能有資格配享。他劉宋想要取晉室而代之,他不是打儒家子弟的耳光麼?
而且,貌似漢王前幾年就開始推行了科舉,基本上以儒家經義為考試內容,若漢王能得天下,天下權柄再不是*縱於世家大族手中,窮家的儒家子弟們也能通過胸中所學,一展抱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了,他們能不一心一意的念著漢王麼?
再者,東晉再失德,人家已經自動禪位了,就該享受人家退位君王的禮遇。自古以來退位的皇帝都得到了善終,你劉裕竟然要壞了規矩,居然把退位的皇帝都殺了,那以後的皇帝誰還會相信我儒家的五德始終,天理循環而主動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