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青花菜的地位與種植效益(1 / 2)

(一)概述

青花菜又名綠花菜、莖椰菜、西蘭花、意大利芥藍,是十字花科芸薹屬甘藍種的一個變種,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以其主莖和側枝頂端形成的花球供食用。

青花菜原產於歐洲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青花菜的栽培曆史較短,但發展很快,現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特別是到了20世紀中期,隨著青花菜營養價值逐漸被消費者所認識,其在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意大利、法國等廣為種植。青花菜大約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傳入我國台灣,後大陸開始零星種植,但栽培麵積一直很少。近年來青花菜在我國沿海大中城市附近地區的發展很快,種植麵積迅速增加。

青花菜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高檔蔬菜,而且味道鮮美,顏色漂亮。據分析測定,100克鮮花球中含蛋白質3.6克,糖6.2克,脂肪0.3克,鈣73~100毫克,磷78~115毫克,鐵1.1毫克,維生素C110毫克,維生素A120毫克,胡蘿卜素2.5毫克,還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多種微量元素。它的蛋白質含量是番茄的4倍,是白花菜的3倍;維生素含量是結球甘藍和白菜的1倍,是白花菜的2倍,胡蘿卜素含量是白花菜的40多倍。可見青花菜營養成分全麵,營養價值高,位於同類蔬菜前列。

目前,我國青花菜栽培,其產品除了鮮銷國內市場外,大多通過保鮮、速凍、脫水加工後出口,經濟效益顯著,很受種植戶的歡迎。隨著青花菜的價值不斷被人們認識,加上青花菜較易栽培,供應期長,是一種非常有發展前途的高檔蔬菜。

(二)青花菜種植的經濟效益

青花菜喜冷涼,又耐寒耐熱,適應性廣,抗逆性強,對土壤適應性廣,隻要排灌方便的地方,都宜種植青花菜。近年來,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許多地方政府把發展青花菜作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措施。從各地種植效益來看,正常情況下青花菜種植效益平均每畝產值在2000元以上,每畝淨收益達到1000元以上。

青花菜除鮮銷外,還可進行保鮮、速凍、脫水等加工後出口創彙。青花菜一般收購價格是每個花球0.6~0.8元,經加工後出口每噸價格在800~1000美元,相當於每個花球2~3元,因此通過出口不僅廣大種植農戶取得了很高的經濟收入,而且也給從事青花菜加工的企業、相關中間商帶來豐厚的利潤。

(三)青花菜在我國蔬菜生產中的地位

青花菜很長一段時間在我國的栽培麵積一直很少,究其原因,一是由於國內對其了解較少,國內人均消費量不大;二是缺少出口外銷渠道,因此主要在大城市的郊區種植。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與國外的各種商貿交流不斷擴大,青花菜出口數量逐年增長,是近幾年來我國出口蔬菜增長最快的品種之一。主要出口國家有日本、韓國等東南亞國家,我國台灣、香港等地區也是重要銷售地。目前主要種植區域為福建、浙江、江蘇、山東、上海、河北、雲南、甘肅及東北等省份,其他省份也有少量種植,但缺少規模性。青花菜主產區之一的浙江省,每年種植麵積約20萬畝,專門從事青花菜加工出口的企業有2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