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神術
(《按摩經》)
穴法不詳注,針卷考之甚詳。
夫小兒之疾,並無七情所幹,不在肝經,則在脾經;不在脾經,則在肝經,其疾多在肝、脾兩髒,此要訣也。急驚風屬肝木,風邪有餘之症,治宜清涼苦寒、瀉氣化痰。其候或聞木聲而驚;或遇禽獸驢馬之吼,以致麵青口噤;或聲嘶啼哭而厥。發過則容色如常,良久複作,其身熱麵赤,因引口鼻中氣熱,大便赤黃色,惺惺不睡。蓋熱甚則生痰,痰盛則生風,偶因驚而發耳。內服鎮驚清痰之劑,外用掐揉按穴之法,無有不愈之理。至於慢驚,屬脾土中氣不足之症,治宜中和,用甘溫補中之劑。其候多因飲食不節,損傷脾胃,以瀉泄日久,中氣太虛,而致發搐,發則無休止,其身冷麵黃,不渴,口鼻中氣寒,大小便青白,昏睡露睛,目上視,手足瘛疭,筋脈拘攣。蓋脾虛則生風,風盛則筋急,俗名天吊風者,即此候也。宜補中為主,仍以掐揉按穴之法,細心運用,可保十全矣。又有吐瀉未成慢驚者,急用健脾養胃之劑,外以手法按掐對症經穴,脈絡調和,庶不致變慢驚風也。如有他症,穴法詳開於後,臨期選擇焉。
手法歌
心經有熱作痰迷,天河水過作洪池,
肝經有病兒多悶,推動脾土病即除。
脾經有病食不進,推動脾土效必應,
肺經受風咳嗽多,即在肺經久按摩。
腎經有病小便澀,推動腎水即救得,
小腸有病氣來攻,板門橫門推可通。
用心記此精寧穴,看來危症快如風。
膽經有病口作苦,好將妙法推脾土,
大腸有病泄瀉多,脾土大腸久搓摩。
膀胱有病作淋屙,腎水八卦運天河,
胃經有病嘔逆多,脾土肺經推即和。
三焦有病寒熱魔,天河過水莫蹉跎。
命門有病元氣虧,脾上大腸八卦推,
仙師授我真口訣,願把嬰兒壽命培。
五髒六腑受病源,須憑手法推即痊,
俱有下數不可亂,肺經病掐肺經邊。
心經病掐天河水,瀉掐大腸脾土全,
嘔掐肺經推三關,目昏須掐腎水添。
再有橫紋數十次,天河兼之功必完,
頭痛推取三關穴,再掐橫紋天河連。
又將天心揉數次,其功效在片時間,
齒痛須揉腎水穴,頰車推之自然安。
鼻塞傷風天心穴,總筋脾土推七百,
耳聾多因腎水虧,掐取腎水天河穴。
陽池兼行九百功,後掐耳珠旁下側。
咳嗽頻頻受風寒,先要汗出沾手邊,
次掐肺經橫紋內,乾位須要運周環。
心經有熱運天河,六腑有熱推本科,
飲食不進推脾土,小水短少掐腎多。
大腸作瀉運多移,大腸脾土病即除,
次取天門入虎口,揉臍龜尾七百奇。
肚痛多因寒氣攻,多推三關運橫紋,
臍中可揉數十下,天門虎口法皆同。
一去火眼推三關,一百二十數相連,
六腑退之四百下,再推腎水四百完,
兼取天河五百遍,終補脾土一百全。
口傳筆記推摩訣,付與人間用意參。
觀形察色法
凡看小兒病,先觀形色,切脈次之。蓋麵部氣色,總見五位色青者,驚積不散,欲發風候;五位色紅者,痰積壅盛,驚悸不寧;五位色黃者,食積癥傷,疳候痞癖;五位色白者,肺氣不實,滑泄吐利;五位色黑者,髒腑欲絕,為疾危。麵青眼青肝之病,麵赤心之病,麵黃脾之病,麵白肺之病,麵黑腎之病。先別五髒,各有所主,次探表裏虛實病之由。肝病主風,實則目直大叫,項急煩悶;虛則咬牙嗬欠,氣熱則外生,氣溫則內生。心病主驚,實則叫哭,發熱飲水而搐,手足動搖;虛則困臥,驚悸不安。脾病主困,實則困睡,身熱不思乳食;虛則吐瀉生風。肺病主喘,實則喘亂喘促,有飲水者,不飲水者;虛則哽氣長,出氣短,喘息。腎病主虛無實,目無精光,畏明,體骨重,痘疹黑陷。以上之症,更當別其虛實症候,假如肺病,又見肝症,咬牙多嗬欠者易治,肝虛不能勝肺故也。若目直大叫哭,項急煩悶難治。蓋肺久病則虛冷,肝強實而勝肺也。視病之虛實,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也。
論色歌
眼內赤者心實熱,淡紅色者虛之說,
青者肝熱淺淡虛,黃者脾熱無他說,
白麵混者肺熱侵,目無精光腎虛訣。
兒子人中青,多因果子生,
色若人中紫,果食積為痞。
人中現黃色,宿乳蓄胃成。
龍角青筋起,皆因四足驚。
若然虎角黑,水撲是其形。
赤色印堂上,其驚必是人。
眉間赤黑紫,急救莫沉吟。
紅赤眉毛下,分明死不生。
認筋法歌
囟門八字甚非常,筋透三關命必亡,
初關乍入或進退,次部相侵亦何妨。
赤筋隻是因膈食,筋青端被水風傷,
筋連大指是陰症,筋若生花定不祥
(此有禍祟之筋)。
筋帶懸針主吐瀉,筋紋關外命難當,
四肢痰染腹膨脹,吐乳卻因乳食傷。
魚口鴉聲並氣急,犬吠人唬自驚張,
諸風驚症宜推早,如若推遲命必亡,
神仙留下真奇法,後學能通第一強。
凡看鼻梁上筋,直插天心一世驚。
初生時,一關有白,謹防三朝。二關有白,謹防五日之內。三關有白,謹防一年之外。
凡筋在坎上者即死,坎下者三年。又有四季本色之筋,雖有無害。
青者是風,白者是水,紅者是熱,赤者乳食所傷。
凡慢驚將危,不能言,先灸三陰交,二泥丸,三頰車,四少商,五少海穴,看病勢大小,或三壯、五壯、一壯,至七七壯,辨男女右左,十有十活。如急驚、天吊驚,掐手上青筋,煆臍上下,掐兩耳,又掐總心穴。
內吊驚,掐天心穴。
慢驚不省人事,亦掐總心穴。
急驚如死,掐兩手筋。
眼閉,瞳子髎瀉。
牙關緊,頰車瀉。
口眼俱閉,迎香瀉。
以上數法,乃以手代針之神術也。亦分補瀉。
麵部五位歌
麵上之症額為心,鼻為脾土是其真,
左腮為肝右為肺,承漿屬腎居下唇。
命門部位歌
中庭與天庭,司空及印堂,
額角方廣處,有病定存亡。
青黑驚風惡,體和潤澤光,
不可陷兼損,唇黑最難當。
青甚須憂急,昏暗亦堪傷,
此是命門地,醫師妙較量。
麵眼青肝病,赤心,黃脾,白肺,黑腎病也。
陽掌圖各穴手法仙訣
◎掐心經,二掐勞宮,推上三關,發熱出汗用之。如汗不來,再將二扇門揉之、掐之,手心微汗出,乃止。
◎掐脾土,曲指左轉為補,直推之為瀉,飲食不進,人瘦弱,肚起青筋,麵黃,四肢無力用之。
◎掐大腸,倒推入虎口,止水瀉痢疾,肚膨脹用之。紅痢補腎水,白多推三關。
◎掐肺經,二掐離宮起至乾宮止,當中輕,兩頭重,咳嗽化痰,昏迷嘔吐用之。
◎掐腎經,二掐小橫紋,退六腑,治大便不通,小便赤色澀滯,肚作膨脹,氣急,人事昏迷,糞黃者,退涼用之。
◎推四橫紋,和上下之氣血,人事瘦弱,奶乳不思,手足常掣,頭偏左右,腸胃濕熱,眼目翻白者用之。
◎掐總筋,過天河水,能清心經,口內生瘡,遍身潮熱,夜間啼哭,四肢常掣,去三焦六腑五心潮熱病。
◎運水入土,因水盛土枯,五穀不化用之。運土入水,脾土太旺,水火不能即濟用之。如兒眼紅能食,則是火燥土也。宜運水入土,土潤而火自克矣。若口幹,眼翻白,小便赤澀,則是土盛水枯,運土入水,以使之平也。
◎掐小天心,天吊驚風,眼翻白偏左右,及腎水不通,用之。
◎分陰陽,止泄瀉痢疾,遍身寒熱往來,肚膨嘔逆用之。
◎運八卦,除胸肚膨悶,嘔逆氣吼噫,飲食不進用之。
◎運五經,動五髒之氣,肚脹,上下氣血不和,四肢掣,寒熱往來,去風除腹響。
◎揉板門,除氣促氣攻,氣吼氣痛,嘔脹用之。
◎揉勞宮,動心中之火熱,發汗用之,不可輕動。
◎推橫門向板門,止嘔吐;板門推向橫門,止瀉。如喉中響,大指掐之。
◎總位者,諸經之祖,諸症掐效。嗽甚,掐中指一節。痰多,掐手背一節。手指甲筋之餘,掐內止吐,掐外止瀉。
陰掌圖各穴手法仙訣
◎掐兩扇門,發髒腑之汗,兩手掐揉,平中指為界,壯熱汗多者,揉之即止。又治急驚,口眼歪斜,左向右重,右向左重。
◎掐二人上馬,能補腎,清神順氣,蘇醒沉屙,性溫和。
◎掐外勞宮,和髒腑之熱氣,遍身潮熱,肚起青筋揉之效。
◎掐一窩風,治肚疼,唇白眼白一哭一死者,除風去熱。
◎掐五指節,傷風被水嚇,四肢常掣,麵帶青色用之。
◎掐精寧穴,氣吼痰喘,幹嘔痞積用之。
◎掐威靈穴,治急驚暴死。掐此處有聲可治,無聲難治。
◎掐陽池,止頭痛,清補腎水,大小便閉塞,或赤黃,眼翻白,又能發汗。
◎推外關,間使穴,能止轉筋吐瀉。外八卦,通一身之氣血,開髒腑之秘結,穴絡平和而蕩蕩也。
小兒
針用毫針,艾炷如小麥,或雀糞大
《寶鑒》曰:急慢驚風,灸前頂。若不愈,灸攢竹,人中各三壯。
或謂急驚屬肝,慢驚屬脾,《寶鑒》不分。灸前頂,攢竹二穴,俱太陽、督脈,未詳其義。
小兒慢驚風,灸尺澤各七壯。初生小兒,臍風撮口,灸然穀三壯,或針三分,不見血,立效。小兒癲癇、癥瘕、脊強互相引,灸長強三十壯。小兒癲癇驚風、目眩,灸神庭一穴七壯。小兒風癇,先屈手指如數物,乃發也,灸鼻柱直發際宛宛中三壯。小兒驚癇,先驚怖啼叫乃發,灸後頂上旋毛中三壯,兩耳後青絲脈。小兒癖氣久不消,灸章門各七壯,臍後脊中灸二七壯。小兒脅下滿,瀉痢體重,四肢不收,痃癖積聚,腹痛不嗜食,痃瘧寒熱,又治腹脹引背,食飲多,漸漸黃瘦,灸十一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七壯。小兒黃疸,灸三壯。小兒疳瘦脫肛,體瘦渴飲,形容瘦瘁,諸方不瘥,灸尾閭骨上三寸陷中三壯,兼三伏內,用楊湯水浴之,正午時灸。自灸之後,用帛子拭,見有疳蟲隨汗出,此法神效。小兒身羸瘦,賁豚腹脹,四肢懈惰,肩背不舉,灸章門。小兒吐乳汁,灸中庭一壯。小兒脫肛瀉血,秋深不效,灸龜尾一壯。脫肛,灸臍中三壯;《千金》雲:隨年壯。脫肛久不瘥及風癇中風,角弓反張,多哭,語言不擇,發無時節,甚則吐涎沫,灸百會七壯。
戒逆針灸
(無病而先針灸曰逆)
小兒新生,無病不可逆針灸之,如逆針灸,則忍痛動其五髒,因善成癇。河洛關中,土地多寒,兒喜成痓,其生兒三日,多逆灸以防之。吳蜀地溫,無此疾也。古方既傳之,今人不分南北灸之,多害小兒也。所以田舍小兒,任其自然,得無橫夭也。
風關易治,氣關難治,命關死候。直透者死。
左手應肝,右手應脾肺,男主左,女主右。
流珠——隻一點紅色。主膈熱,三焦不和,飲食所傷,欲吐瀉,腸鳴自利,煩躁啼哭。宜消食,補脾胃。
環珠——較流珠差大。主脾虛停食,胸腹脹滿,煩渴發熱。宜健脾胃,消食調氣。
長珠——一頭大,一頭尖。主脾傷飲食,積滯腹痛,寒熱不食。宜消食健胃。
來蛇——下頭粗大。主脾胃濕熱,中脘不利,幹嘔不食,是疳邪內作。宜克食,健補脾胃。
去蛇——上頭粗大。主脾虛冷積,吐瀉煩渴,氣短神困,多睡不食。宜健脾胃,消積,先止吐瀉。
弓反裏彎向中指——主感寒熱邪氣,頭目昏重,心神驚悸,倦怠,四肢稍冷,小便赤色,咳嗽吐逆。宜發汗逐驚,退心火,推脾摩肺。
弓反外彎向大指——主痰熱,心神恍惚作熱,夾驚夾食,風癇。凡紋向內者吉,向外者凶。
槍形——主風熱,發痰作搐。
針形——主心肝熱極生風,驚悸頓悶,困倦不食,痰盛發搐。又曰:懸針,主瀉痢。
魚骨——主驚痰發熱,甚則痰盛發搐,或不食,乃肝盛克脾。宜逐驚。或吐痰下痰,再補脾製脾。
魚刺——初關主驚,氣關主疳,命關主虛。難治。
水字——主驚風食積,煩躁煩悶少食,夜啼,痰盛,口噤搐搦,此脾虛積滯,木克土也。又曰:水字,肺疾也,謂驚風入肺也。
乙字——初關主肝驚,二關主急驚,三關主慢驚脾風。
曲蟲——肝病甚也。
如環——腎有毒也。
曲向裏——主氣疳。
曲向外——主風疳。
斜向右——主傷寒。
斜向左——主傷風。
長蟲——主傷冷。
虯文——心蟲動也。
透關射指——向裏為射指。主驚風,痰熱聚於胸隔,乃脾肺損傷,痰邪乘聚。宜清脾肺,化痰涎。
透關射甲——向外為射甲。主驚風惡症,受驚傳於經絡。風熱發生,十死一生。
勾脈——主傷寒。
掌紋鬥肘圖
男左手,女右手
腳穴圖
男右腳,女左腳
初生調護
懷娠
懷娠之後,必須飲食有常,起居自若,使神全氣和,則胎常安,生子必偉。最忌食熱毒等物,庶生兒免有臍突瘡癰。
初誕
嬰兒在胎,必借胎液以滋養之。初離母體,口有液毒,啼聲未出,急用軟綿裹大人指,拭兒口中惡汁,得免痘瘡之患。或有時氣侵染,隻出膚瘡,易為調理。
回氣(俗謂草迷)
初生氣欲絕,不能啼者,必是難產。或冒寒所致,急以綿絮包裹抱懷中,未可斷臍,且將胞衣置炭火爐中燒之,仍作大紙撚,蘸清油點著於臍帶上,往來遍燎之。蓋臍帶得火氣,由臍入腹,更以熱醋湯洗臍帶,須臾氣回,啼聲如常,方可浴洗畢,斷臍帶。
便結
小兒初生,大小便不通,腹脹欲絕者,急令大人以溫水漱了口,吸咂兒前後心,並臍下手足心,共七處,每處咂三五次,每次要漱口,以紅赤為度,須臾自通。
浴兒
浴兒用豬膽一枚,投湯中,免生瘡疥。浴時看湯冷熱,無令兒驚而成疾也。
斷臍
斷臍不可用刀剪,須隔單衣咬斷,後將暖氣嗬七遍,纏結所留臍帶,令至兒足附上,當留六寸,長則傷肌,短則中寒,令兒肚中不調,或成內吊。若先斷後浴,恐水入臍中,令兒腹痛。斷訖,連臍帶中多有蟲者,宜急剔去,不然,蟲自入腹成疾。斷臍之後,宜用熱艾厚裹,包用白綿。若浴兒將水入臍中,或尿在裙包之內,濕氣傷臍;或解脫裙包,為風冷邪氣所侵,皆令兒臍腫,多啼不乳,即成臍風。
臍風
兒初生六七日,患臍風,百無一活。用青絹包大人指,蘸溫水於兒上下牙根上,將如粟米大紅泡子,拭破即愈。
剃頭
小兒月滿剃頭,須就溫暖避風處。剃後以杏仁三枚,去皮尖研碎,入薄荷三葉同研,卻入生麻油三四滴,膩粉拌和頭上拭,以避風傷,免生瘡疥熱毒。
護養
小兒脾胃嫩弱,父母或以口物飼之,不能克化,必致成疾。小兒於天氣和暖,宜抱出日中嬉戲,頻見風日,則血凝、氣剛、肉堅,可耐風寒,不致疾病。
抱小兒勿泣,恐淚入兒眼,令眼枯。
小兒夜啼,用燈心燒灰,塗乳上與吃,即止。
小兒腹脹,用韭菜根搗汁和豬脂煎服。
小兒頭瘡,用生芝麻口中嚼爛,塗之,切忌不可搽藥。
小兒患秋痢,與棗食之良,或與柿餅子食。
小兒宜以菊花為枕,則清頭目。
小兒入夏,令縫囊盛杏仁七個去皮尖,佩之,聞雷聲不俱。
小兒一期之內,衣服宜以故帛、故綿為之。用新太暖,令肌內緩弱,蒸熱成病。不可裹足複頂,致陽氣不出,多發熱。
小兒不宜食肉太早,傷及脾胃,免致蟲積、疳積,雞肉能生蛔蟲,宜忌之,非三歲以上勿食。
忍三分寒,吃七分飽,多揉肚,少洗澡。
小兒不可令就瓢及瓶飲水,語言多訥。
小兒勿令入神廟中,恐神精閃灼,生怖畏。
麵色圖歌
額印堂、山根
額紅大熱燥,青色有肝風,
印堂青色見,人驚火則紅,
山根青隱隱,驚遭是兩重,
若還斯處赤,瀉燥定相攻。
年壽
年上微黃為正色,若平更陷夭難禁,
急因痢疾黑危候,霍亂吐瀉黃色深。
鼻準、人中
鼻準微黃赤白平,深黃燥黑死難生,
人中短縮吐因痢,唇反黑候蛔必傾。
正口
正口常紅號曰平,燥幹脾熱積黃生,
白主失血黑繞口,青黑驚風盡死形。
承漿、兩眉
承漿青色食時驚,黃多吐逆痢紅形,
煩躁夜啼青色吉,久病眉紅死症真。
兩眼
白睛赤色有肝風,若是黃時有積攻,
或見黑睛黃色現,傷寒病症此其蹤。
風池、氣池、兩頤
風氣二池黃吐逆,躁煩啼叫色鮮紅,
更有兩頤胚樣赤,肺家客熱此非空。
兩太陽
太陽青色驚方始,紅色赤淋萌孽起,
要知死症是何如,青色從茲生入耳。
兩臉
兩臉黃為痰實咽,青色客忤紅風熱,
傷寒赤色紅主淋,二色請詳分兩頰。
兩頤金匱、風門
吐蟲青色滯頤黃,一色頤間兩自詳,
風門黑疝青驚水,紋青金匱主驚狂。
辨小兒五色受病症
麵黃青者,痛也。色紅者,熱也。色黃者,脾氣弱也。色白者,寒也。色黑者,腎氣敗也。
哭者,病在肝也。汗者主心,笑者主脾而多痰;啼者主肺有風,睡者主腎有虧。
察色驗病生死訣
麵上紫,心氣絕,五日死。麵赤目陷,肝氣絕,三日死。麵黃,四肢重,脾氣絕,九日死。麵白,鼻入奇論,肺氣絕,三日死。胸如黃熟豆,骨氣絕,一日死。麵黑耳黃,呻吟,腎氣絕,四日死。口張唇青,毛枯,肺絕,五日死。大凡病兒足跗腫,身重,大小便不禁,目無轉睛,皆死。若病將愈者,麵黃目黃,有生意。
痢疾眉頭皺,驚風麵頰紅,
渴來唇帶赤,吐瀉麵浮黃。
熱甚眼朦朧,青色是驚風,
白色是泄瀉,傷寒色紫紅。
湯氏歌
山根若見脈橫青,此病明知兩度驚,
赤黑因疲時吐瀉,色紅啼夜不曾停。
青脈生於左太陽,須驚一度見推詳,
赤是傷寒微燥熱,黑青知是乳多傷。
右邊赤脈不須多,有則頻驚怎奈何?
紅赤為風抽眼目,黑沉三日見閻羅。
指甲青兼黑暗多,唇青惡逆病將瘥,
忽將鴉聲心氣急,此病端的命難過。
蛔蟲出口有三般,口鼻中來大不堪,
如或白蟲兼黑色,此病端的命難延。
四肢瘡痛不為祥,下氣衝心兼滑腸,
氣喘汗流身不熱,手拿胸膈定遭殃。
內八段錦
紅淨為安不用驚,若逢紅黑便難寧,
更加紅亂青尤甚,取下風痰病立輕。
赤色微輕是外驚,若如米粒勢難輕,
紅散多因乘怒亂,更加搐搦實難平。
小兒初誕月腹病,兩眉顰號作盤腸,
泣時啼哭又呻吟,急宜施法行功作。
小兒初誕日,肌體瘦尫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