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字伯虎,流傳有一枚刻著“江南第一才子”的印章。他風流倜儻,才華橫溢,傳說中他有9個老婆,還扮成小書童混進華府帶走了秋香。因此,坊間在“江南第一才子”的才子前又加上“風流”兩字,成了“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伯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不僅是吳中四大才子之一,還是明代四大書畫家之一,詩書畫三絕,幾乎無人可及。
從馮夢龍的《唐解元一笑姻緣》開始,一直到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似乎就注定了人們對唐寅這個明代才子“風流”的共識。風流才子屬於很多人,而風流才子之冠卻隻能屬於他——大明朝蘇州的著名書畫家唐寅!然而,他的風流卻不同於李白狂傲不羈的風流,也不同於毛澤東“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風流。他的風流是一種恣情淒涼的風流,他的風流是一種笑對苦難的風流,他的風流是一種曆代封建社會草根文人滿懷對社會無奈的風流。是的,就是這樣。現在,讓我們繞開在腦海中形成已久的唐解元拈花惹草、典身求美的那種放蕩形象,還原一個曆史中真實的唐寅。
“唐伯虎點秋香”的典故在民間可謂傳播甚廣。據研究者和唐寅的粉絲考證,曆史上確有秋香此人,而且與唐寅生活的時代基本相符。曆史上的秋香其實並不叫秋香,也不像鞏俐那樣是太師府華夫人最寵愛的丫環,當然她也更不是唐伯虎的某一任老婆。其實,秋香的原型是明代的江南名妓林奴兒,林奴兒之所以能夠豔名遠播,那是因為她不但容貌絕世,還才氣非凡,尤擅詩畫,並且還和唐伯虎一樣是吳門畫派開山鼻祖沈周的學生。這也許是他倆唯一能夠扯上關係的了。一個謙謙才子,一名盈盈才女,按常理來說,我們都很希望在接下來能夠真的像野史中所說的那樣有點兒什麼故事發生。但是很失望,在唐伯虎還在他父親唐廣德的酒店裏殺雞的時候,林奴兒就已經從良嫁給了當地一位文人。並且,唐寅出生於公元1470年,而林奴兒則出生於1446年,比唐寅大了整整兩輪。所以,所謂“典故”隻是在杜撰而已。
唐寅先後娶過三個老婆,至於唐寅屋納九美之說則是無稽之談,僅僅是因為他的第三個妻子名叫沈九娘,而他正好又畫過一幅《九美圖》,於是,在傳說中他就成了夜擁九美的布衣天子。
無論民間傳說如何杜撰,都沒有漏掉一點,唐寅是才子。正因為他是才子,所以才有人願意去杜撰他。他的父親唐廣德屬於明代資本主義萌芽的受益者,開了一家酒店,薄有資產,所以唐寅幼年生活還是很幸福的。和所有封建社會的小資產階級一樣,唐廣德殷切希望他的兒子能夠“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金榜題名,光耀門楣。所以唐寅在幼年受到了良好的封建體製教育,他也非常聰慧,但卻性情放誕,常有驚人的舉止言行。16歲那年,唐寅考中秀才,此後就一直工於書畫,與好友祝枝山、張靈等未來的著名大書畫家整日混在一起。但唐廣德認為隻有專心於科舉那才是正道,看到自己的兒子這樣頹靡,對於他來說是難以接受的。為了約束唐寅,在19歲那年,便為他娶了老婆,當然,在現在來說這屬於早婚。果然如其父唐廣德所料,婚後的唐寅開始有所收斂,不羈的心也開始逐漸回歸到家庭的重心,並且育有一子,日子倒也過得其樂融融。然而,幸福對於唐寅來說總是短暫的。
明弘治九年(公元1495年)唐寅25歲,這是改變唐寅一生命運的一年。在這一年,他連喪五位親人,他父親唐廣德、母親、妻子、幼子、妹妹,在這一年相繼去世。這對於正沉浸在幸福生活中的唐寅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25歲的他何曾經曆過如此沉痛的災難,最親的人相繼意外離去,“不幸多故,哀亂相尋,父母妻子,躡踵而歿,喪車屢駕,黃口嗷嗷”,那是怎樣的一種淒涼!一向詩風詼諧率然的他,在此時也寫出了《白發》、《傷內》等一係列流露著人間最為真摯婉麗情感、字字喋血的悼亡之詩。“清朝攬明鏡,元首有華然。愴然百感興,雨泣忽成悲。”(唐寅《白發》)“淒淒白露零,百卉謝芬芳。槿花易衰謝,桂枝就銷亡。迷途無往駕,款款何從將?曉月麗塵梁,白日照春陽。撫景念疇昔,肝裂魂飄揚。”(唐寅《傷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