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1 / 3)

天上大理

仲夏的一天早晨,我睡眼惺忪地從昆明來到大理。走下火車,涼爽的風撲麵而來。霎時間,我從搖搖晃晃、似睡非睡的狀態中清醒了過來。高原的空氣清新得有些涼意,我的身體讓我很明顯地感覺到了這個地方的與眾不同。

不到早晨7點,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走出火車站,我被大理的太陽所包裹著,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能感覺到一種愜意的溫暖,強烈的紫外線把從骨子裏冒出來的寒意驅趕得無影無蹤。眼前的大理人都穿著外套忙碌著,隻有我像天外來客似的隻穿著一件短襯衣,也許這是我的失誤,這裏的氣候與我習慣的生活環境有著天壤之別。

來到大理,簡單地用完早餐,便登上了杜鵑號遊輪,寬闊的洱海令人精神振奮。這就是海拔幾千米之上的雲貴高原嗎?我不敢相信,可是,我已經置身在洱海之中了。在我的故鄉,最高的大山海拔也沒有超過1500米。洱海讓一個來自大山深處的人,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其實,我早就從中學地理課本和金庸先生的小說裏知道了大理的一些地理及人文曆史,特別是曾經風靡一時的電影《五朵金花》,不但讓我對大理更多了一些了解,而且還讓我產生了某種向往。

遊輪從大理新城出發,向著我不知道的地方駛去。我興高采烈地從船頭走到船尾,從遊輪的一樓爬上了最頂層。天空湛藍,白雲舒展,頭頂上飄過的片片白雲,似乎隻要伸手就能抓到。耶海碧波連天,兩岸風光盡收眼底。洱海的西麵是從電影裏早就知道了的蒼山。蒼山像害羞似的藏在濃濃淡淡的白雲裏,蒼山山腳則深藏在耶海200米深處的湖底,依山傍水的是大理古城和著名的崇勝寺三塔,蒼山像身穿露臍裝的時髦少女一樣展現在我的眼前。剛剛在遊輪一樓的甲板上,我感覺到的是太陽的火辣。但是,在船頂上站了一小會兒之後,我便有些抵擋不住寒冷的侵襲了。和我一樣穿著短衣的遊人早已躲進了遊輪豪華明亮的船艙裏,船艙外隻剩下那些穿了外套的觀光客。我極不情願地回到了自己的船艙,隔著明亮的大玻璃窗觀賞遊輪外麵的耶海風光。

整整一個上午,除了中途上了兩個小島觀光之外,我一直躲在船艙裏貪婪地欣賞著大理的自然風光。近中午時分,一個年輕秀麗的姑娘來到了我的眼前。我想,這應該是一個白族少女,在大理,白族人占了絕大多數,從服飾上也可以看出端倪,最明顯的是從少女身上展示出來的神采韻味。姑娘憑欄遠眺,優美而又文靜地注視著洱海及洱海兩岸的風景。我隻能看到她的側影,秀美清純,膚如白玉,曲線優美動人。在我的眼裏,她和大理風光融合成了一幅詩意盎然的畫卷,像詩歌一樣讓我激動,像佳釀一樣讓我沉醉。白族是一個優秀的民族,沙尼母的傳說讓我對白族人民的勤勞和樸素產生了深深的敬意,尤其是白族的本主文化更讓我驚歎。金雞白馬是白族人民的精神圖騰,為白族人民作出了突出貢獻的曆史人物被當作神來供奉,甚至白族人民的敵人也被當作神來供奉。像唐朝的李密,原本是一個侵略者,白族人的高尚與睿智讓我感動。在大理我看了一個白族傳統的歌舞類節目——掐新娘,越親近的人掐得越多越重,不管是臉上還是胳膊上,隨便掐就是了。長輩與親友把新娘團團圍住,邊掐邊說:“掐一下喜洋洋,掐兩下幸福長……”新姑爺試圖保護新娘抑或代其受過,但是無能為力,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心上人在羞色中且喜、且憂、且憐地任人“宰割”,其實,這是他們的習俗。在他們看來,掐婚的主要目的是讓新娘子不要忘記自己的親人及親人對自己的教誨,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從白族的包容性和大量吸收外來文化的跡象來看,大理應該是一個很發達的地區,南昭國的強盛與輝煌就是一個佐證。隨著茶馬古道的漸行漸遠,大理與沿海發達地區的差距似乎在拉大,不知是曆史向大理人民開了一個玩笑,還是現實向大理人民出了一道難題。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不過從大理人的創造能力和當前的發展趨勢看,我相信大理一定會超越自我,走向新的輝煌。

傍晚,從大理古城回來的路上已經是7點多鍾了,旅行車從蒼山腳下的公路上往回趕。饑餓和疲勞讓我昏昏欲睡。剛想閉目養神,突然,我看到了一個壯觀的景象,蒼山山脈的19座山峰被厚厚的白雲所包裹,陽光從白雲上方射出耀眼的強光。高原的夕陽讓我產生了山在天上的錯覺。而我故鄉的夕陽遙遠又柔和,柔和得還帶出了半邊天的彩霞。對,蒼山就是天上神奇的山巒,陽光越過蒼山從雲隙中射過來,讓我感到炫目。我與蒼山不過咫尺之遙,我不知道自己這是在天上還是在人間。我想起了郭沫若先生的詩歌《天上的街市》,詩人用浪漫主義的筆調抨擊了黑暗、醜惡的社會現實,表達了渴望祖國新生的理想。可是我卻浪漫不起來,我的錯覺讓我固執地認為大理是天上才有的風景,大理悠久的曆史與美麗的風光成了我錯覺的幫凶。

讓我們珍愛這天上的大理吧,願大理越來越美好!

歌聲的翅膀

那是一個雙休日,陽光明媚。走進公園正門口,便被公園裏茂密的森林與幢幢人影給感染了。濃蔭匝地的門球場上,鶴發童顏的老者,身影矯健,揮杆擊球的身段雍容優雅,那敏捷靈巧的樣子,不亞於20歲的年輕人。腳踏滑板的小孩子,呼朋喚友,你追我趕,灑下滿地的童真,與林子裏鳴叫嬉鬧的小鳥相映成趣,我的心不禁也隨著雀躍起來。

林間小道裏,地上斑駁陸離的光影,隨風而動。密林深處隱隱約約的琴音與歌聲,從翠綠的樹梢飛到了我的耳邊。乘著歌聲的翅膀,我來到了密林中一個雕梁畫棟的小亭。小亭簡直就是一個小型的舞台,四周坐滿了人,亭子中央有人在拉二胡,有人在彈琴,還有人在熱情地歌唱。我的到來受到小亭人熱情的歡迎,這裏有不少熟人、同學和朋友,即使那些陌生的麵孔,也表現出了歡迎的姿態。我一見如故地在一個朋友的身邊坐了下來,靜靜地欣賞音樂的魅力與精彩。

同學唱了首俄羅斯民歌《三套車》,同學那飽滿而又渾厚的男中音極富感染力,一首外國民歌隻唱了一小段,就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仿佛我就坐在那輛在冰天雪地裏行走的馬車上,趕車人飽滿明亮的歌聲中略帶些憂鬱的感情色彩,純粹得冰清玉潔,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和感染力。我沉醉在同學的歌聲裏,在同學的真情演繹中我忘記了自己的存在。同學唱完後,把我拉上了場。我也沒有推辭,將隨手找到的歌曲簡譜交給樂師。音樂響起,我的情緒立即進入《把一切獻給黨》的旋律裏。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無怨無悔。旋律不斷推進,陽光而又優雅,曲作者印青把自己對革命先烈的崇敬與懷念的感情很好地展現出來了。旋律時而平緩優雅如小橋流水,時而高昂激起如岩漿噴發。“那一天你拉著我的手,讓我跟你走。我懷著赤誠的向往,走在你身後。跟你涉過冰冷的河流,跟你走過坎坷的小路,跟你飽嚐過風霜雨雪……千年萬年我也沒回頭。如今你還拉著我的手,繼續跟你走。我邁著堅定的腳步,走在你身後。為你捧出火熱的青春,為你拋灑滾燙的熱血……我也不回頭,永不回頭。歌曲把革命先烈那種對黨無限忠誠、一往無前的堅定信念與意誌充分地展現了出來,我把自己的深情融入演唱之中,試圖把詞曲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很好地表達出來。這對於我雖然有些難,但我還是盡情地去表現,居然也贏得了小亭裏一片掌聲和叫好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