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家都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現在人們思想升級了,都說革命就是請客吃飯。不請客不吃飯,誰願意為你流血造反?
高興時請客吃飯,生氣時也要請客吃飯;既要請自己人,還要請外人,有時連敵人也要請……有什麼矛盾飯桌上解決,飯桌上解決比真刀真槍成本要低很多,所以呢,聰明的中國人首選飯桌解決問題。
中國人的飯桌和宴會往往不像國外人那樣簡單,絕不僅僅是吃飯喝酒,在飯桌的背後隱藏著各種利益的博弈,有時甚至是國運和生命的豪賭。飯桌就像是一張賭桌,比得不僅是實力,還是忍術和應變能力。飯桌可以讓一個人升官發財,也能讓一個人失意落魄;飯桌可以救一個人生命,也可以讓一個人丟了事業,乃至於丟了天下。
要說中國最驚險、關係最為重大的飯局,非鴻門宴莫屬。
這場飯局,項羽一個心太軟,就丟了江山賠了命,劉邦不但撿回了性命,還撿到了江山。由此可見,吃飯有時候比革命的威力還大,一頓飯就改變了曆史。
試想,如果項羽在鴻門宴中聽從範增的計策,除掉劉邦,曆史會如何發展實在無法想象。
政治的奧妙全在於回旋妥協,戰場上顯然是一個不適合妥協的地方,什麼地方最適合玩妥協,飯桌!
吃飯改變曆史的遠遠不止鴻門宴,隻不過鴻門宴的影響最為深遠。戰國時期,秦國大將孟明視準備攻打鄭國。國難當頭,鄭國商人弦高去財消災,謊稱鄭國使者,給孟明視送去了二十頭肥牛。吃完這二十頭肥牛火鍋後,秦國大將孟明視居然下不了手,覺得我吃了人家東西,還去打人家,實在過意不去,便班師回朝。不料,在半道中,中了鄭國軍隊的埋伏,全軍覆沒。
二十頭肥牛滅掉一支軍隊,可想飯食的力量。
曆史上,吃飯影響曆史的另一個著名例子是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一頓飯解決山頭問題,曆來開國皇帝最頭疼的是功臣問題,這個問題非常不好解決。勾踐滅了吳國殺文種,劉邦為了平叛疲於奔命,朱元璋把功臣殺得片甲不留。聰明的趙匡胤就想出了一個好法子,從吃飯中找到靈感,結果一舉解決這個大問題,和大臣們雙贏,既維護集權促進國家穩定,又讓大臣們在富貴中善終。
這就是我們的飯局,宴席之上玄機深藏,往往曆史的命脈就在大家的觥籌交錯之間。
在幾千年來千奇百怪詭異變化的飯局中,鴻門宴穩定排行榜第一,這是中國曆史上最為凶險、最為刺激、最為撲朔迷離、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個飯局。
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這個千古一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