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天醜龍王 伏牛山古墓(2 / 3)

陳癩子找了一支11人的隊伍,包括老張在內,打著生物學研究的幌子,裝備齊全,就這麼大搖大擺的進入了伏牛山南麓。

伏牛山屬秦嶺山係,是秦嶺東段最大的一條支脈,以花崗岩地貌為主,多瀑布溶洞。陳三水就問這樣的地貌可能會有墓嗎?而且也從來沒聽說過伏牛山有古墓被盜啊,會不會是爹你的信息有誤,我們不是要白跑一趟吧。

陳癩子聽完兒子的話幹笑兩聲,拿出玉煙嘴兒的旱煙抽了幾口,看著霧氣彌漫的深山老林就說你他娘的懂個屁,你老子我一輩子倒鬥無數,高原墳沙漠陵火山洞海底墓,什麼樣的古墓沒有挖過?這地方既然不是黃土地貌,就不能按常規的辦法,洛陽鏟肯定用不上,我自然也沒叫人帶。既然伏牛山多溶洞,我推測這墓肯定是在天然形成的地下洞穴裏。

陳三水見老子說的信誓旦旦,也就不再懷疑,就問他怎麼才能找到那個古墓。陳癩子拿出指南針,對照著一幅破舊的羊皮地圖向出現在隊伍前方的一個山坳指了過去說,就是它了。

老張順著陳癩子的手指方向看了過去,隻見山巒之間有一大片被霧氣籠罩的穀地,一眼望去,依稀可見茂密的叢林。說來也怪,那時候正是河南最熱的時節,伏牛山是晴空萬裏山青水秀啊,站在山頭上往四周看去是群山一覽無餘,可見度與清晰度極高,唯獨那片山穀是霧氣彌漫,就好像是漫山遍野隻有那塊地方下了雨一樣。

隊伍一聽陳癩子說古墓就在下麵,個個都興奮異常,經過長時間跋涉而產生的疲憊頓時全無,從山坡上一口氣跑到山坳裏,身處其中才發現那霧氣並沒有從遠處看到的濃厚。山穀中青草依依蝴蝶翩躚,還有一條溪流自北向南流淌。

陳癩子領著隊伍沿溪流一路北上,溪水在半路出現了分岔,變成兩條山澗。源頭是一水潭,陡峭的山壁上掛著幅巨大的瀑布,水汽在陽光的照耀下在天空中映出七彩光暈,形成山穀中祥雲瑞靄的仙境。

眾人看到這奇景一下子都呆了,他們這輩子從來都沒見過這麼大的彩虹,橫跨在山穀之間,首尾各有一處山頭,就像是條盤旋在山穀上空的七彩天龍。

看到這巨大的瀑布,大家夥都明白了那霧氣是怎麼回事兒,原來是這瀑布落入潭水激起的水汽。陳癩子讓大家就地安營紮寨搭起了帳篷,又安排了人燒水做飯,就帶著其他人去四處考察地形。

老張問這裏埋的到底是誰,這兒的風水真TM是好到絕了!群峰起伏、藏風聚氣,真是個生氣流動之山,龍脈聚集之處啊!如果真的隻是埋了個術士,那可真是暴殄天物,在這裏就算是埋個皇帝都還綽綽有餘啊。

陳癩子搖了搖頭,吞了口老痰盯著瀑布就對眾人說,雖然這裏有條七彩天龍,卻極不穩定,若是葬個道僧隱士還算可以,要是帝王那就隻能亡國了。

眾人忙問是怎麼回事,陳癩子抬頭看著山穀兩邊的山峰,說此處有雙龍夾護,似迎似送;明堂開闊,平坦圓淨;二水交彙於明堂中央,左盤右繞,源源流入南天門。在風水上占足了龍、砂、水、穴、向五大地理要素,是典型的“龍鳳呈祥格”,天造地設的祥瑞福地。

伏牛山屬秦嶺,秦嶺又是中華的大地龍脈,然而此處卻是帝王不葬的天龍脈,可謂之有形也可謂之無形,顯於晝而隱於夜,始於水,卻不絕於水;凝水而成霧氣,結氣映日為光。雖然靈性十足,但過於流動閃爍,缺少收斂渾厚之態。陰陽二氣在這裏此消彼長,難以調和平衡啊。

陳癩子說完,眾人恍然大悟。在穀中探查了兩天,幾乎掘地三尺,並沒有發現古墓的蹤跡。到了後來,有人開始抱怨,陳癩子站在瀑布前的水潭邊兒,抽了足足兩杆子的旱煙,大叫一聲“著了”!就派人下水。

之前因為完全沒有想到山裏的古墓會在水下,根本沒有準備任何的潛水設備,隻好找了隊伍裏兩個水性最好的打先鋒。

岸上的人眼巴巴的瞅著深不見底的水潭等了十幾分鍾,瀑布落水的轟鳴聲都震得他們開始耳鳴了,心想這下完了,那兩個人肯定是溺水身亡了。沒想到又過了一會兒那兩人終於冒出,大夥忙問下麵是什麼情況,其中一個留小胡子的就說潭底的水冰冷刺骨,而且好像有個無底漩渦,他們淺了五六米就不敢再往下了。

回來的時候就發現石壁有異樣,好像有人工修葺的痕跡。二人摸著岩石找了一會兒,就發現有一片區域是用青石磚砌成的石牆,牆上有個大洞,顯然是被人砸穿的,二人進去,裏麵一片漆黑,水也更加寒冷。那水洞應該是直的,展開胳膊就能碰到兩邊的石壁,就好像是墓中的甬道。二人一陣興奮,打著手電繼續向前遊了大約三四分鍾,甬道也越來越寬,再一抬頭就出了水麵,兩人看到自己身處一個小水池中,四周是漆黑的空間,喊了兩聲有回音,空間應該很大,二人不敢再往裏走,就回來報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