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貼心護理你的寶貝(1 / 3)

初為人母,滿心歡喜,接踵而來的便是看護孩子的手忙腳亂。當孩子不舒服和生病時更是焦急萬分。所以,了解一些護理知識,顯得格外重要。

一 小肚臍,新生寶寶重點保護區

殘留在新生兒身體上的臍帶殘端,在未愈合脫落前,對新生兒來說十分重要。因為臍帶殘端是一個開放的傷口,又有豐富的血液,是病原菌生長的好地方,如處理不當,病菌就會趁機而入,引起全身感染,導致發生新生兒敗血症。因此,護理好臍帶是護理新生兒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般來說,臍帶在一周內就可脫落,臍帶沒有脫落前,要保持臍帶幹燥。

新生兒從醫院回家後,如無臍部感染,則不要用紗布覆蓋,這樣可促使臍帶更快地幹燥脫落。如果覆蓋了紗布,濕了要及時更換,更換時打開紗布後,用75%的酒精棉球,輕輕地從臍帶根部向周圍的皮膚擦洗,不可來回地亂擦,以免將周圍皮膚的病菌帶入臍根部,而發生感染。

臍帶脫落後,臍部可留有一層痂皮,會自然脫落,正常情況下是幹燥的,不必再做任何處理。如果臍部潮濕或有少許液體滲出,可用消毒棉簽蘸75%的酒精輕輕擦淨,再用75%的酒精塗在臍根部和周圍皮膚上,決不可用龍膽紫塗在臍部,這樣做不僅影響對臍部感染情況的觀察,還可使臍部表麵結痂,使下麵的膿性分泌物不易排出,而加重感染。

如果發現臍部有白色肉芽長出,或臍部有膿性分泌物而且周圍的皮膚紅腫等現象,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處置,以防病情加重。

二 小心對待寶寶的囟門

人的顱骨共有6塊骨頭組成,寶寶出生後由於顱骨尚未發育完全,所以骨與骨之間存在縫隙。

寶寶的頭骨在前後各有一個開口,摸起來軟軟的,前端的稱為前囟門,呈菱形。它是頭顱上最大的骨縫交點,因為此處並無骨塊存在,較其他部分略凹陷、柔軟,摸上去會有輕微博動。寶寶出生6個月後,前囟門隨著顱骨縫逐漸骨化而麵積變小,到1周歲,最遲不超過18個月閉合,為骨質所取代。

後囟門位於寶寶的腦後方,枕骨與兩塊頂骨之間的骨縫交點,尺寸較小,有時甚至摸不到。後囟門在寶寶出生時已接近閉合,或僅可容納指尖,約在出生後2~4個月閉合。

整個嬰幼兒顱骨的結構在前囟門最弱,沒有骨片保護,而大腦組織就在正下麵;前囟門凸出時可以用手感覺到顱內有跳動的情形,這反映出腦內動脈的振動波;還可感覺到好似有凹凸不平的東西在下麵,這就是大腦表麵的腦麵。媽媽們要注意不要讓別人隨意摸寶寶的頭,千萬不能用力壓,否則可能會對大腦造成損傷。

三 什麼是枕禿

小嬰兒的枕部,也就是腦袋跟枕頭接觸的地方,出現一圈頭發稀少或沒有頭發的現象叫枕禿。

引起枕禿的原因是多方麵,可能是媽媽孕期營養攝入不夠、也可能是枕頭太硬、甚至是缺鈣或者佝僂病的前兆,不過大部分的枕禿往往是因為生理性的多汗、頭部與枕頭經常摩擦而形成的。

新媽咪看到孩子出現枕禿,千萬不要驚慌,除了每天按時給寶寶喝鈣粉,天氣好的時候帶寶寶出去曬曬太陽,注意調整寶寶的睡姿,不要總是保持一個方向,過一段時間枕禿現象就會消失。

四 寶寶枕頭學問大

剛出生的寶寶,脊柱平直,平躺時背和後腦勺在同一個平麵,頸、背部肌肉自然鬆弛,側臥時頭與身體也在同一平麵,如果枕頭墊高了,反而容易使脖頸彎曲,有的還會引起呼吸困難,以致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因此,新生兒是不需要枕頭的。但為了防止吐奶,喂奶時可以把新生兒上半身適當墊高一點。

媽咪一點通

寶寶為什麼易患尿布疹?

尿布疹的發生,關鍵是由於尿使寶寶的臀部皮膚變得過於潮濕。寶寶臀部皮膚上的一層天然酸性保護膜就被破壞掉了。這樣,便使皮膚表麵的角質層很容易被刺激物磨損、滲透,最終使皮膚受損、發炎,引發寶寶患上尿布疹。

寶寶長到3個月時開始學習抬頭,脊柱頸段也開始出現向前的生理彎曲,應開始使用枕頭。

寶寶枕頭的高矮應適度,長度應略大於嬰兒的肩寬,寬度與頭長相等,高度以3~4厘米為宜,並可根據嬰兒不斷發育的情況,逐漸調整。枕套最好用柔軟的白色或淺色棉布製作,枕心的質地應柔軟、輕便、透氣、吸濕性好,軟硬適度,可選擇燈心草、蕎麥皮等材料充填。民間有用茶葉、綠豆皮、晚蠶砂、竹碳、菊花、木棉等充填枕芯,但不宜使用腈綸、絲棉當填充物。

五 如何發現寶寶的排便信號

尿褲濕了就要更換,一般一個尿褲在白天使用不得超過4個小時。但有時,新媽咪實在不知道何時該給寶寶換尿褲了,在無法確定寶寶這些情況下,要關注以下幾個時間:

在每次喂奶前,要看看尿褲是否濕了,否則,寶寶吃奶也會不踏實。

在每次喂奶15~30分鍾後,寶寶的尿液就有可能排出了。

在睡覺之前,要查看寶寶尿褲是否幹爽,否則寶寶可能睡不安穩。

當寶寶睡醒覺後,一般會排尿。

帶寶寶外出前,要檢查一下。

六 怎樣料理新生兒大小便

嬰兒出生後的12小時內應排第一次小便,開始尿少,以後逐漸增多。一般出生後的前4天,一天隻排尿3~4次,第7天便可加倍,第10天便可達12次之多。

尿液的顏色可隨喂食母乳還是牛奶而有不同。早晨排出的尿液顏色加深,天熱出汗多時尿液顏色深。

嬰兒出生後的1小時內開始排出黑綠色的粘稠大便,這時的大便稱為胎糞。一般每日2~3次,2~4天後胎糞排盡,轉為黃色糊狀便,每天大約3~5次。

人工喂養的嬰兒,其大便與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不相同。其大便較稀稠,呈灰黃色,有的呈綠色。

七 怎樣給新生兒洗澡

一般來說新生兒產後8~12小時即可洗澡,正常嬰兒冬季每天1次,夏季每天1~2次,在喂奶前進行。

洗澡用具:嬰兒澡盆、浴巾、毛巾、嬰兒香皂或沐浴露、棉簽、脫脂棉、嬰兒油、爽身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