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一個極普通的字眼,近年來卻成為一個流行詞,成為許多人的口頭禪;一種時代病,在人群中廣為曼延。
嗚呼!你是金領,你是白領,你衣著光鮮,工作體麵,收入不菲,出有車、食有魚;令人尊重、為人羨慕。你兢兢業業,業績卓越,看起來前程無限光明。
然而,你最能領會《紅樓夢》中王熙鳳的一句話:“大有大的難處”。
你的工作節奏太快;
你的工作量太重;
你的工作時間太長;
你的責任太大;
你沒有時間給朋友打電話;
你不去參加同學聚會;
你沒有時間真正地放鬆;
你沒有時間和家人一起共享天倫之樂,甚至連性生活都成了一種責任而非享受;
如果度假,時間超過兩天,你就覺得心煩意亂;
如果購物,匆匆遊走於超市的各個貨架,完全按照事先列好的清單購物,很少考慮別的東西;
想不起來上次沒吃早餐是在什麼時候;
盡管如此,你依然充滿了擔心——不斷充電而擔心落伍;企盼晉升而擔心失業;渴望變化而又擔心變化;向往未來而又擔心未來。
你信奉年輕時用健康和時間換錢,年老時用錢換健康和時間的生活理念,但卻發現,錢並沒有賺夠,而健康的體格卻與你漸行漸遠。
於是,你使用頻率最高的詞之一就是“忙”。而且愈是忙的人就愈是忙得厲害。你最經常體驗到的一種心理感受就是累,一種說不出滋味的累,那是心累。
你開始失眠;記憶力衰退;焦躁、憂慮,心悸、失眠、易怒、多疑、抑鬱。你甚至對工作產生了厭倦的情緒。特懷念童年、少年、青年時代那物質生活並不豐富、但卻輕鬆悠閑的快樂時光。
你可能想逃,對自己說:“算了,別去想那些破玩藝了。”可是“那些破玩藝”,卻剪不斷、理還亂,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其實,你不想也不行,想逃也逃不了。E-mail、手機、移動PC、寬帶和無線上網使工作變得無所不在,它們帶來的超時空的工作壓力,即使在家,你也無處可逃。美國職場壓力管理專家喬恩·卡巴特·津恩稱,工作借助這些工具剝奪了人們的休息時間以及同家人相聚的時間。在家裏用筆記本處理工作的人多了;假日裏用手機談論工作的人多了;在飛機上處理公務的人比比皆是。
有一部美國故事片,片名是《無處藏身》,這大約是當代金領、白領生活最生動的寫照。
一係列名之為“枯竭”的症狀在你身上表現出來了。在王奉德所著《緩解生活壓力》一書中是這樣表述的:
幽默感減少。工作時沒有辦法開懷地笑,精神老是緊繃著。
忽略休息和飲食時間。一直沒有時間喝杯水或吃午餐,以恢複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