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家來的是三太太,是商戶人家出身,生了一張巧嘴,談笑間把康老夫人底下的兒孫誇了又誇。
俞府這些年能保持體麵,上下開支全有她支撐著,俞府原也沒有看上了宋南卿,隻是是俞永霽看中了宋家底蘊,和宋太傅留在京城的人脈。
這些年,馮國公夫人處處抬舉娘家,雖是姻親,但俞永霽早就看出了馮燁對俞家的不滿,宋國公對俞家還願意有點提攜的意思,但馮世子那裏,因宋國公夫人這些年所作所為,他早有所不滿,俞永霽要出仕絕不止是靠一個宋國公府,還需要更強有力的支撐,京城裏勳貴那麼多,若要俞永霽選也能找出一兩家願意讓嫡長女和他結親的,但這些都是新貴,沒有世家,沒有底蘊培養出來的女兒是什麼樣的,誰都能猜到。
俞永霽需要的是一個俞家主母,這時候宋南卿出現了,這無疑是一個極好的選擇,宋家這一代唯一的嫡女,清貴至極,宋太傅親自教養的,想必是飽讀詩書,見識不凡,娶了她,對俞家在官家那裏名聲隻會更好,而宋太傅當年學生現今不少身居高位,隻要他們願給一兩分薄麵,俞永霽的前程,指日可待。
俞家自認為自己是給出了十分大誠意,讓這一輩當中最出眾的俞永霽娶宋南卿,沒想過卻被康老夫人拒絕,這多少讓俞家有些下不來台麵,俞家大太太是個要強的婦人,當初俞家商談要娶宋南卿的時候,她就不同意,現在被拒絕,更加不願意要宋南卿這個媳婦了,俞永霽卻不跟她娘一樣見識,知道親事被拒,特意去求了俞三太太,這才有了俞三太太親自拜訪。
見著俞家來人,康老夫人麵上是淡淡的,擺了待客的架勢,卻不熱情。俞三太太哪裏看不出,隻是她天生就練就了一種強大的本領,言笑自如的同康府女眷聊著京城裏的新鮮事,很快就把氣氛搞的熱鬧起來。
俞家太太來了,康府幾位姑娘自然都要過來拜見,憑心論康府的這四位姑娘,除了二房的五姑娘,四房的七姑娘年紀太小看不出什麼,大房的兩位姑娘模樣都不算上等,俞三太太卻有總魔力,誇人的語氣讓人聽的像真的一樣。
四位姑娘來了,康府隻有那位金貴的五姑娘沒有到,俞三太太也不以為意,比起這些姑娘,那位郡主才是珍貴的鳳凰蛋。俞三太太心裏挺願意俞永霽向安平郡主求親的,畢竟是郡主不是公主,娶了她那才叫娶了一位鳳凰呢,真正的天之嬌女,偏這個侄兒看中了宋家孤女,在俞家這些人眼裏俞永霽是值得最好的女子來配,要不是俞永霽說動了俞家老夫人,俞三太太還真不願意走這麼一遭。
“聽說貴府裏從南邊來了一位天仙似的姑娘,老夫人怎麼不讓我這個大俗人見見,我正嫌自己身上銅臭味太重了,想沾沾仙氣呢。”俞三太太笑著打趣著。
曹氏也笑道,“並非表姑娘不願意來見您,隻是那孩子昨天受了點風,夜裏發熱,實在不好過來,怕過了病氣給貴客。”
“哦,那真是不巧了,”俞三太太笑容也未變,“我沒有女兒,看到別人家的女孩就歡喜,想到那姑娘身世,心裏便難受的跟什麼似的,”說到這裏,她臉上也露出難過的神情來,不過話又一轉,“還好,她現在有康老夫人這麼慈愛長輩寵著,又有夫人這樣體貼的舅母,可算是過上好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