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章 夏日寒霜——黨的八屆十中全會的召開(2)(3 / 3)

會議的結果是全部接受了毛澤東的“左”傾觀點,並把它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全會公報,公之於眾。公報說:

八屆十中全會指出,在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整個曆史時期,在由資本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的整個曆史時期(這個時期需要幾千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存在著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鬥爭,存在著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這兩條道路的鬥爭;被推翻的反動統治階級不甘心於滅亡,他們總是企圖複辟。同時,社會上還存在著資產階級的影響和舊社會的習慣勢力,存在著一部分小生產者的自發的資本主義傾向,因此,在人民中,還有一些沒有受到社會主義改造的人。他們人數不多,隻占人口的百分之幾,但一有機會,就企圖離開社會主義道路,走資本主義道路。在這些情況下,階級鬥爭是不可避免的。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早就闡明了的一條曆史規律,我們千萬不要忘記。這種階級鬥爭是錯綜複雜的、曲折的、時起時伏的,有時甚至是很激烈的。這種階級鬥爭,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黨內來。國外帝國主義的壓力和國內資產階級影響的存在,是黨內產生修正主義思想的社會根源。在對國內外階級敵人進行鬥爭的同時、我們必須及時警惕和堅決反對黨內各種機會主義的思想傾向。1959年8月在廬山召開的八屆八中全會的重大曆史意義,在於它勝利地粉碎了右傾機會主義即修正主義的進攻,維護了黨的路線和黨的團結。無論在現在和將來,我們黨都必須提高警惕,正確地進行兩條路線上的鬥爭,既需反對修正主義,也要反對教條主義。隻有這樣,才能永遠保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純潔性,不斷地加強黨的團結,不斷地提高黨的戰鬥力。

我所以不厭其煩地把這600字的一大段話全部抄錄下來,是因為它非常重要。可以說,它是當時以毛澤來為首的中共中央對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和特點認識的最集中的理論表述,是“左”傾路線的集中理論表述,也是後來指導諸多政治運動的根本理論。中國以後發生的事情,一直到“文化大革命”,都是以它為指導的。而後來被概括為黨在社會主義曆史階段的基本路線,也就是這段話的內容。隻不過作了一些文字的濃縮和整理。所以從曆史發展來看,這段話是1957年反右派鬥爭以來,黨內在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的階級和階級鬥爭問題上的”左”傾錯誤的發展和集中反映,較之過去的錯誤論述是一次很大的升級。同時,它又是“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的雛型。在研究八屆十中全會及其以後的曆史發展時,是應該對此給予充分注意的。

(金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