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公元前4000年前]
世界是綿延不絕的萬花筒,詭譎而神奇。
伴世界前行的曆史,則是千姿百態的“女人”。天不老,地難絕,“女人”也永遠年輕。她姍姍走親,或搔首弄姿,挽一路風景,或申說笑罵,動你我心矽。
這男,首先展示的原始社會,是曆史在母腹中的躁動,是她鮮為人知的繈褓,是她無欲無邪的孩提。一切都是新鮮的,詭譎的,神奇的……
人類起源
人類起源於海洋。從海洋走向大陸,人類的起源地可能是中非南部,可能是中亞中部或南部,也可能是中國東部。目前,考古學家為人類起源於中國東部提供了大量的佐證。
目前所知地球形成後的最早的生命(海藻石灰石柱),存活在公元前33億年左右。最早的動物如海洋蟲類、水母類,直到公元前6.8億年左右才出現在海洋中。對生物界來說,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是在公元前5億年地球上出現了最早的脊椎動物,繼而在公元前4.7億年又出現了最早的魚類。公元前4億年前後,地殼的劇烈運動造成了許多新的山脈和湖泊,它們為陸生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最先是植物,然後是昆蟲和魚類被引到幹燥的陸地上來,繼而從長有骨骼和鰭的魚類中,發展出了最先行走在陸地上的脊椎動物———兩棲動物,其先驅是業已滅絕的總鰭魚。它們用堅硬的鰭拖著身軀在地上行進,用肺直接吸入氧氣。
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兩棲動物又長出了腿和腳,在陸地上用起來比鰭更有成效。其中一些身量較小者越來越脫離水中生活了,它們被身量較大的侵犯者驅逐到陸地的深處,進化出適於幹燥環境的生理特征。它們長出了堅韌的帶甲鱗的皮,生出裹著殼的蛋,成了第一批爬行動物。到中生代末期,一些兩棲動物已經進化成了純粹的陸地爬行動物。
爬行動物比如恐龍中形體最大的長臂龍,從頭到尾長達25米,重80噸。可是,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後,恐龍一下子從地球上滅絕了,繼而,它們在地球上的主宰地位被哺乳動物所取代。
人類的老祖宗、世界上絕大多數哺乳動物的共同祖先———“攀援始祖獸”的化石,是在中國遼寧省淩源縣境內發現的,距今約1.3億年。它的骨骼化石周圍有哺乳動物毛皮的精致印記以及炭化的軟組織痕跡,它的肩帶、肢骨和四足有許多適於攀援或樹棲的解剖特征。它體長隻有14厘米,棕色皮毛,體重估計在200至250克之間,個頭與鬆鼠差不多。此前,考古學家隻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發現過1.15億年前它的零散的牙齒化石,最早的比較完整的骨架出自蒙古,距今約7500萬年。它們生活在河湖岸邊的灌木叢和森林中,其周圍還有張和獸、熱河獸、爬哺獸、完獸等原始哺乳動物出沒。它們的後裔,其中一些樹棲哺乳動物,長著長尾巴、能抓握的爪子和位於頭前部而不是兩側的眼睛,這對一隻動物迅速地從一根樹枝跳到另一根樹枝是至關重要的。這便是一種靈長類動物,從它們當中,進化出了第一批猿類。
哺乳動物完成由原始哺乳動物向靈長目動物的進化曆程,邁出走向人類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曆史性的第一步是在中國完成的。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靈長目動物嬌齒獸,是1970年在中國安徽省潛山縣發現的。而從一般的靈長目動物進化到人猿超科的動物,這人類進化史上邁出的第二步也是在中國江蘇省溧陽縣發現的。20世紀90年代初,在溧陽出土了一大批始新世的哺乳動物化石。古生物學家在它們之中發現了世界上最早出現的人猿超科的動物。它的名字是曙猿,距今約4500萬年。
分子人類學研究表明,人和猿分野的時間大約在450萬年前,可能早達550萬年前,或者更早。當代古人類學家已取得共識。他們認為,人類起源於人科中的南方古猿的某一支係。而南方古猿則起源於中新世(距今2300~500萬年)的眾多古猿中的某一支係。近30年來,中國發現了一大批中新世的古猿類。它們主要集中在雲南和蘇皖,即廣義的雙溝地區。首先在江蘇省雙溝鎮附近的鬆林莊等地,至少發現了三種古猿類,它們是雙溝醉猿、江淮寬齒猿和人猿超科未定種。而它們的後裔有別於猿類的最大特征,是像現代人那樣直立行走,兩隻手臂不是拖拉在地上,而是略微擺動在身體兩側。它們進化出了更大的腦和更靈敏的爪。正是在那之後的300多萬年裏,由於大腦和雙爪共同促進的相互作用,給它們最終進化成真正意義上的人類提供了原動力,並且在這一曆程中,這種相互作用使他們發明了工具、掌握了駕禦自然的技能,使自身變成了最終主宰地球的萬物之靈———人類。
從猿到人
從猿到人的演化經曆了漫長的時日。據古人類學家研究,其間應經曆如下四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