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願嫁六郎不嫁仙(1 / 1)

從嘉封安定公之時,在職的自是想巴結皇族權富,朝廷各處隻送的賀禮就囊括天下新奇古玩。聽聞之從嘉溫軟善仁,書畫音律無一不通,有天下第一君子之風,盛名在外,還有情願“送”女兒的,想攀龍附鳳的更不在少數。

世俗富貴之流自不必多談,因從嘉不愛財但愛知己,素日裏結交的書法、繪畫的大家也樂得把自己珍藏的古籍獻上來供他賞鑒。禮尚往來,玉器金銀該回送的回送,該賞人的賞人,就連跟他的宮女、太監,也有不少得的。對待這些散盡還複來的東西,他能夠一百個大方。隻那些藏書古籍他是一萬個不肯給人的,所以越攢越多,竟到了無處安放的地步,於是他索性向他的父皇—繼任了南唐皇帝的李璟單獨的要了緊挨一片竹林園子的舊宮殿,命人打掃了出來,專作為他的藏書閣,後來,索性從原來的暖居中挪了出來,提提啦啦的帶著他的一班下人直接住了進去,過起了覃思經籍的生活。雖偏遠,倒也十分清淨。

宮殿雖小,但把汗牛充棟的書籍往哪裏一放,還真的像點樣子。所有能擺東西的地方,都騰出來放書。沒有雜七雜八的擺件兒,本清冷的處所,更添素雅。從嘉吩咐,屋內熏香一概不要,隻墨香足已。於是,窗外竹聲颯颯,屋內書香盈宇,宮殿得名“竹墨居”。

得此佳所,從嘉更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就連在宮內常走動服侍的宮女太監們,都隻聞其名,不見其人,更不用提天下之人了。怪的是,人愈隱,名愈盛。從嘉善書法,工繪畫,偶一興起,便或題詞或勾勒,贈予知己友人。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能得一副從嘉書畫,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自然千金也難得的。市井更是傳的神乎其神,說是大唐的深宮裏養著一個神仙風骨的人兒。他的一目重瞳,更是被描繪成,神賦天眼。或機緣巧合得見一眼的,便以此作為談資吹噓的資本,嚷的人盡皆知,說從嘉—眉目秀美,不似須眉。世間女子隻當從嘉是夢中情人,願隻嫁六郎不嫁仙。

隻是無人能知,能與書為友,隻是從嘉隱居深宮的理由之一,其二,是他以為,這樣做就能夠躲得過他背後的那一雙眼睛。

夏日午後,溫日熱氣,都燥的人昏昏沉沉。南唐宮中,隻兩個人閑庭信步的繞湖覽菏。說是兩人繞湖不假,隻靜心專門觀菏的,好像隻有一人。隻見那人神情輕鬆自在,手執一紙扇,有一下沒一下的往懷裏搖風,身上穿一月白色薄衣,隨步隨風,衣飄飄然。身在炎夏,卻毫無浮暑燥氣,觀之,反覺清爽。要實在找一個字來形容此人,隻有“雅”字,一顰一笑,一步一動,皆是風雅,仿佛是天生骨子裏帶出來的一股儒雅之態,這種風骨,是任誰也模仿不來的。

此人便是世間千念萬念的李從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