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眉公,原名陳繼儒,字仲醇,鬆江華亭(今上海鬆江)人。其幼年即聰明過人,文名卓著,史稱“穎異”。其成年後為諸生,工詩善文,精鑒賞,擅書畫,其藝術造詣登當時之冠。

陳眉公著述頗為豐贍,有《眉公十集》、《文奇豹斑》、《見聞錄》、《太平清話》、《古論大觀》、《安得長者言》等。而所著《小窗幽記》尤其聞名,是一部流傳至今、光耀古今的人生哲言小品集,其格言玲瓏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覺、言近旨遠、益人神智。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同王永彬的《圍爐夜話》、洪應明的《菜根譚》並稱為“中國人修身養性”的三本必讀書。

陳繼儒在《小窗幽記》中寫道:“山棲是勝事,稍一縈戀,則亦市朝;書畫鑒賞是雅事,稍一貪癡,則亦商賈;詩酒是樂事,稍一曲人,則亦地獄;好客是豁達事,稍一為俗子所擾,則亦苦海。”在作者看來,擾攘塵囂的“市朝”,拘謹庸俗的禮數,都是“地獄苦海”。他所追求的是無拘無束的自由人生,高遠超脫的審美人生。

陳繼儒一生雖常與官紳周旋,卻終始不入朋黨之圈,他認為,“人有好為清態而反濁者,有好為富態而反貧者,有好為文態而反俗者,有好為高態而反卑者,有好為淡態而反濃者,有好為古態而反今者,有好為奇態而反平者。吾以為不如混沌為佳”。士人矯揉造作,故弄姿態,往往弄巧成拙,作繭自縛。陳繼儒對世風的批判,透露出哲人式的冷峻,不由讓人想起鄭板橋那句通俗明白的名言:難得糊塗。

《明史·陳繼儒傳》稱其“經史諸子、術伎稗官與二氏家言,靡不較核。或刺取瑣言僻事,詮次成書,遠近競相購買”。他勘破功名,悟透生死,是一位瀟灑的智者,所以其著作被稱為修身養性、經商、從政、賢達之家的必讀之書。

《小窗幽記》問世三百多年來,再次為讀者所關注,正說明其深藏的魅力。為了再現其文化底蘊,闡釋其文化精髓,筆者擇善而從,潛心領會,參考各家所長,重新整理評點了《小窗幽記》。掩卷遐思,惟恐對原著有所誤解,一己之見,隻能是管中窺豹,請讀者多指正。

譯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