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季,我接到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張靖女士的電話,說她們出版社擬邀約我寫一本關於中國亞熱帶的書,對此盛情我十分感謝。如今這本《中國亞熱帶》已經脫稿,我想還有些話不得不說。
中國亞熱帶雖不是世界上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亞熱帶,卻是最獨特、最和諧的亞熱帶。長期以來,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科學工作者對中國亞熱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發表了不少研究成果。尤其是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先生的開拓性工作為中國的亞熱帶研究奠定了基礎;黃秉維、任美鍔、侯學煜、趙鬆喬等老一輩科學家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正是在他們的引導和啟迪下,我國有關方麵日益關注中國亞熱帶的研究,不斷加深對中國亞熱帶的認識。應該說我就是在這一大背景下懷著感恩之心研究中國亞熱帶和撰寫本書的。
中國亞熱帶是本人出生和長期生活工作的地區,作為地學工作者的我也一直比較關注。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亞熱帶》一書被列入以侯仁之院士為主編的《中國地理叢書》。當時我高興地承擔了下來。嗣後,我與幾位同誌一道按要求編寫成書,於1998年由湖北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那是獨立闡述中國亞熱帶的第一本綜合性著作。這次撰寫《中國亞熱帶》,我根據出版社的新要求,雖然對原書作了重大的變動和刪改,但仍然保留了原書某些章節的主要內容,其中也包括原書作者之一的劉衛東教授執筆的“自然特征”和“自然區域”。這是一本著重介紹中國亞熱帶的自然地理和山水景觀的著作。此外,2007~2008年,我還應邀參加了由鄭度院士主編的《中國自然地理總論》編撰工作,具體負責“中亞熱帶”部分的執筆。這讓我有機會更深入了解中國亞熱帶研究的新進展,對本書的完成也大有裨益。
在本書寫作過程中,我還參考了眾多研究者的成果,也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特別是我的學友陳聯壽先生給予了大力幫助,他為本書清繪了插圖、提供了插照。
在此,我對來自各方麵的熱心幫助和支持,一並深表謝意。
鄧先瑞
2011年春於武昌桂子山北區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