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是與詩歌、小說、戲劇並稱的一種文學體裁,指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包括雜文、隨筆、遊記等。是最自由的文體,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的束縛及限製,也是中國最早出現的行文體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個或多個中心思想,以抒情、記敘、論理等方式表達。

散文所具有的議論、抒情和敘事的因素往往融為一體,卻也總有所側重,根據不同的情況,大體上可以區分為議論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敘事性散文三種類型。近數年來出現了第四種散文,現代散文。在語言技巧上,更追求多元的彈性。

中國現代散文發端於“五四”時期,隨著新文化運動的不斷深入,散文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當時主要有議論性散文、抒情性散文等類別。“五四”以後,還興起了一種篇幅短小、更多地省略了敘事因素、同時又具有較多詩意的抒情性散文,即散文詩。

“五四”前後的散文創作,大都洋溢著反封建的思想感情,體現了個性解放的強烈要求,文學研究會的作家大都表現出了這種傾向,主張浪漫主義的創造社作家在這方麵自然表現得更鮮明和突出。隨著社會主義思潮的不斷傳播和工農革命運動的逐漸高漲,他們都不同程度地將個性解放的要求與對於社會主義的向往結合起來了。

現代文學時期的散文始於文學革命,20年代便呈現出繁榮的景象。報刊的繁盛,文學流派紛紛形成,許多知識分子走上十字街頭,甚或走出國門,增加了閱曆,擴大了眼界,西學東漸更新了知識和觀念,這一切都造成了新文學運動中現代散文的繁榮。

本書彙集了“五四”白話運動以來自50年代初三十多年來優秀的散文佳作。既有如雷灌耳的大家;也有偶露崢嶸的人物。既有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又有極具史料價值的篇目。可謂精粹之品,篇章學底精蘊,文字或優雅,或激越,或疾言厲色,是讀者了解現代文學散文成就、品讀現代散文魅力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