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黃柳霜(1)(3 / 3)

有則故事是說貧民區的一個黑人男孩,經常被年長的黑人欺負,對方隔三差五會來他家洗劫一空。這一次,黑人男孩拚了命迎上去,對方立刻逃了出去,沒有再來過。事後,他對別人說,我們的日子已經很艱難了,如果再被搶,就真的過不下去了。我的個頭打不過他,但我會拚命,我要讓他知道我也不是好惹的。

女兒們告訴父親學校裏發生的事後,父親隻能說些老生常談,心裏很難過卻什麼都做不了。麵對欺負,如果僅僅告訴你要自強不息,你應該反駁他:用拳頭還是道德經自強?當時的西方人認為中國人麻木不仁,沒有喜怒哀樂,是看準了你怕事好欺負還不吭聲。

盡管有此遭遇,黃柳霜能做的隻是穿上多層衣服,小女孩的內心一定充滿了委屈,也意識到了和這些衣著光鮮的白人孩子在同一個學校上課,她是這麼無助。

希拉裏?克林頓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她喜歡在院子裏玩耍,有天被隔壁家的女孩扇了一耳光,從此她不敢再去院子裏玩。希拉裏的母親知道後說:“我們家沒有膽小鬼。”希拉裏走出去扇回那女孩一巴掌。

中式教育是勸人入世,西方人教育實際應用。兩個女孩看似互扇一巴掌的故事,希拉裏母親做到的是樹立女兒強大的內心,自卑、膽小會吞沒你整個人生。

黃父最終將女兒轉入唐人街的華人教會學校學習,白人學校比他想象中的更難接納她們。

黃柳霜常在店裏幫忙,用得到的小費去電影院。此時,正值美國電影業從東部向洛杉磯發展時期,唐人街因聚集了多種異族文化而被賦予危險新奇的色彩,常被作為電影取景地。幼年時她成長於蓬勃發展的第七藝術中心,好奇心重的孩子會表現出驚人的努力,她常逃課去,她積極地向她的夢想追去。

鏡頭下西方人對中國充滿了獵奇心理,避免長途跋涉,他們會就地取景。唐人街對他們來說很具異域情調,神秘、難以理解,廉價的中國餐、勞工、商品,狹窄的巷子裏瘦瘦矮矮的身影。

9歲時的黃柳霜占了地緣優勢,她常常去街頭看正在拍攝的外景戲,華人聚集地是當時很多電影公司的外景基地,她不時在片場晃悠讓製片人發現她。《泰坦尼克號》的主演李奧納多?迪卡普裏奧回憶起自己的成名之路時說,他經常去片場在製片人、導演麵前晃悠,甚至翹課去。不知他是不是受了黃柳霜的啟發,對於熱愛的事物人們都會廢寢忘食地去追逐它。

當她成為拍片場的常客後,拍攝人員給這個漂亮好發問的中國娃娃取名C.C.C(CuriousChineseChild,好奇的中國娃娃)。14歲那年,她終於得到第一個角色,在電影《紅燈籠》(TheRedLantern)飾演提燈籠的丫頭,內容講述有一半中國血統的女子,愛上傳教士的兒子,遭到拒絕的故事。混血女子是白人主人和中國女傭的私生子,主演是當時第一紅星納姬睦娃,俄國血統,劇情需要東方麵孔來搭配。17歲時,她終於在好萊塢第一部彩色電影《海殤》(TheTolloftheSea)中飾演主角,一個叫蓮花的中國女孩,蝴蝶夫人式的悲劇人物,蓮花從海中救起一個白人青年,並且愛上了他,卻又麵臨兩人不得不分離的悲劇,多年後男青年帶著他的白人妻子返回舊地,蓮花把她和男青年的孩子交給他的新家庭,自己葬身大海。

在影壇初露頭角後,並不意味著有賞識的伯樂。嘉寶有幸遇到貴人,她的恩師兼導演莫裏斯?斯蒂勒,一個在嘉寶身上傾注所有感情、對她嗬護備至的男人。黃柳霜沒有這樣的福氣。嘉寶終身不嫁的原因一直是又美麗又錯誤的謎團,黃柳霜想嫁人,在異族的夾縫中,她沒能掙脫開命運的鉸鏈。

她的獨立進取的個性,使她在家裏也得不到支持和理解。遵守傳統的千古遺訓,成名後的她依然與家人住在一起。家是她僅有的棲息地,每周150美元的高薪,她成了家裏的頂梁柱。

在事業上,打落牙齒和血吞,跟白人爭角色,躲避大洋彼岸的小冷箭,就像小時候紮在身上的針。兄弟姐妹八個中,她負擔起他們七個高昂的教育費用,她成不了宋美齡眼中的精英,她為未來的精英們支付賬單,自己忍辱負重地在鄙夷、歧視中尋找下一個希望。

華裔身份和文化歸屬感至今是個難分難解的問題。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周信芳的女兒周采芹,17歲去英國學習表演,1959年11月,於倫敦威爾士王子劇院演出話劇《蘇絲黃的世界》,出演交際花;1967年參加肖恩?康納利007係列《雷霆穀》拍攝,她出演一個隻有兩個鏡頭的香港妓女;在《藝伎回憶錄》出演年老的藝伎,周采芹在回憶錄中寫道:東方女人常被西方人幻想成“百依百順的蓮花處女”,不是東方娃娃,就是東方妓女,要不就是娃娃兼妓女。觀眾越廣,要取悅所有觀眾,有時演員隻能作出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