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部分 家人關懷、照顧(1 / 3)

自測題

盡量回答下列問題,每答一個“是”得1分,超過3分說明病人有心理問題,需要病人家人心理關懷。

(1)對自己生病感到很害怕?

(2)住院環境很陌生?

(3)很焦急?

(4)擔心病治不好?

(5)擔心醫生水平不高?

(6)擔心護士態度不好?

(7)擔心護士發錯藥?

(8)擔心醫院亂收費?

(9)擔心醫院隻顧賺錢?

(10)擔心無人陪伴?

高血脂病人需要長期堅持飲食調理、運動鍛煉,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這單靠病人自身較難實現,更難堅持。家人的督促、支持、幫助、關懷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幫助高血脂病人改善生活方式

(一)修身養性、樂觀豁達

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高血脂病人經常保持樂觀的情緒,是養生最重要的一環。講究養生之道,必須注重道德修養。養生貴在養心,養心首重養德。古代學者早就提出“仁者壽”的理論,孔子在《中庸》中指出:“大德必得其壽”,即有高尚道德修養的人,必然可獲得高壽。

樂觀豁達的性格主要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①胸懷坦蕩,待人處世豁達寬容,不斤斤計較,不悲觀失望,即使遇到挫折和不高興的事,情緒一時波動也能較快恢複平靜,能看得開、想得通,心理調節能力強。

②性格外向,喜歡活動,勤於工作,不願空閑,樂於助人,有較融洽的人際關係。

③待人接物熱情主動,和藹可親,善於交流感情,使人容易接近。

④說話和動作輕鬆幽默,詼諧風趣,談笑風生。

⑤興趣廣泛多樣,接受新事物快,善於洞察事物的奧秘,並能自尋樂趣,自得其樂。

(二)調理情誌、七情勿過

《千金方·養性》說:“莫憂愁、莫大怒、莫悲恐、莫大懼……莫大笑,勿汲汲於所欲,勿消消懷忿恨……若能勿犯者,則得長生也。”這些說明了七情內傷,是百病為患的根由,七情勿過,是高血脂病人康複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古人十分強調對七情的調節,以此作為防病健身的有效手段。

為防止七情過度,高血脂病人要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必須在製怒、消愁、擺脫苦腦、消除牢騷、去除緊張情緒等方麵努力,排除雜念,消除不良情緒對身體的影響。

(三)知足常樂、笑口常開

人是有需求的動物,著名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求由低級到高級分為五個層次,創立了“需求層次理論”,已為世人共識。人的需求既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既涉及物質生活,也涉及精神生活。祖國醫學將人的需求皆歸屬於“欲”。

曆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就是人們不斷追求高層次需求的發展結果。因此,每一個人都應積極參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建設,為滿足人們的需求積極貢獻,同時,自己的需求也會在奉獻中得到滿足。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

生理需求:對食物、水、空氣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這類需求的級別最低,人們在轉向高層次的需求之前,總是盡力滿足這類需求。

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等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樣,在安全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之前,人們唯一關心的就是這種需求。

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係的需求。當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滿足後,社交需求就會突出出來,進而產生激勵作用。

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對成就或自我價值的個人感覺,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

自我實現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的目標是自我實現,或是發揮潛能。

知足常樂、笑口常開,意在告誡人們要節欲守神,經常保持樂觀的情緒。《內經》上載:“喜則氣和誌達,營衛則通利。”

我國古代醫學家、養生家早就認識到笑能使人健康。笑,能增進血液循環;笑,使麵部到全身肌肉都在運動,產生深呼吸效果,使血液氧含量增高,心肺功能得以鍛煉;笑,可使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增強;笑,能刺激各種激素分泌,促進新陳代謝,緊張工作之餘暢然一笑,可使肌肉放鬆,疲勞消除;笑,能使人從鬱鬱寡歡轉為精神振作,輕鬆愉快,從而煩惱為之一掃;笑,能使人忘記憂愁和痛苦,從笑聲中得到精神解脫,從笑聲中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