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野外住所的建立及其他(3 / 3)

C.草木灰吸濕法。在米缸底層撒上約一寸厚的草木灰,鋪上白紙或紗布,再倒入晾幹的大米,密封後,置於幹燥、陰涼處,這樣處理的大米可長期儲存。

D.貯藏的米如生小蟲可用篩子將小蟲篩出,或將米置於陰涼通風處晾幹。千萬不可將生蟲的米拿到陽光下曝曬,因為這不但使怕光的小蟲鑽入米層中去,而且米粒會迅速脫水,變得又糙又碎,根本起不到除蟲的作用。篩淨的米,要選用合理的包裝袋,最好選用布袋,不要用編織袋或麻袋,更不能用塑料袋。舊布袋要清洗幹淨後再用,防止有蟲卵附著。米裝袋後,要在封口處放一小包用布包紮好的花椒和幾瓣蒜,用線繩將袋口紮緊,直到食用時打開。

(3)密封真空法。有條件的可以將糧食等放入各種密封容器中,隔絕空氣,甚至用抽真空設備進行真空處理,存儲時間會大大延長,防止防潮。

(4)存放環境。米袋存放在通風、幹燥的地方,並用磚或木板墊起一定的高度,與地麵、牆壁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增進通風、防水防潮。

10.野外生活應注意的事項

(1)在熱帶叢林或夏季宿營時,一是床鋪應高出地麵30~50厘米,若打地鋪,可用樹枝、樹葉或細竹墊鋪,盡量不要用雜草,以防毒蟲侵入。二是進室內以前、或臨睡前,先在地上敲打,驅除爬入的毒蟲、蛇。

三是醒來時,應仔細地察看身體周圍及室內,防止突然活動驚動侵入室內的蛇或毒蟲,從而對人產生傷害。四是起床穿鞋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蜘蛛、蠍子、毒蛇藏在鞋裏麵。

(2)夏季或在熱帶叢林,要注意保持住所環境的清潔,所有垃圾必須及時挖坑深埋。因為隻要有一點油脂在地上,就有可能把螞蟻引來,螞蟻又會將蜥蜴引來,而蜥蜴則又會把蛇引來。注意不要搗破螞蟻窩、黃蜂窩,防止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另外,經常在住所周圍撒一層草木灰,可以防止蛇蟲爬入。

(3)在森林中過夜,最好不要露宿。因為當人睡著之後,血液循環變慢,皮膚鬆弛,對外界的抵抗力降低。另外,皮膚上的露水蒸發時又帶走了熱量,會使人著涼受寒,關節酸痛。

(4)冬季宿營時,一是夜間要將鞋放在室內,如果把鞋子放在室外,第二天早晨鞋會被凍硬,不僅不好穿,而且還會磨傷腳。二是在融化凍鞋時,不可穿著鞋子烤腳,這樣不但不易烘幹,反麵使鞋內產生水汽;再外出時,在冰雪中步行會凝結成冰,容易發生凍傷。三是夜間睡眠輔助增溫法。例如:將裝滿熱水的水壺,去掉保溫套,抱在懷裏,既可取暖,次日還可洗臉。把一兩塊燒熱的石頭、磚頭放在被窩裏取暖,效果也很好。

此外,若果有生石灰,可將少量的生石灰(切忌不可多放,否則會像炸彈一樣爆炸,危及生命。),裝入水壺內,加入一些水,放入被窩,10~20分鍾後可產生熱量,並可在4~5小時內保持較高的溫度。

(5)冬季在室外,千萬不要徒手摸鐵器,否則,鐵器會沾掉一層皮,人體受到損傷。

(6)夜間外出上廁所時,要帶防身武器,防止野生動物或歹徒對人進行傷害。

(7)夜間應指派人員輪流值班,加強安全保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