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初見曙光(1 / 3)

第九章初見曙光

秋天是文學的季節

﹙謹以此文獻給與我同道的文朋詩友﹚

那一絲多愁善感的美麗,沒有人比文學家更為敏感,那一聲落絮飄零枝頭的慘鳴,是喜好文學的人最先聽到,激動的清淚立刻湧滿眼眶。

凝眸深思美麗而深沉,文學家的眼裏凝滯了微鹹的液體,似乎曾經也想掙紮著不掉下來。

微風徐吹,那不是一頁濃妝的風景,卻閃動著永恒的魅力。噢,秋天也有美麗的笑靨。

風不吹似乎很靜,但在萬籟俱寂中卻突發一聲暴鳴,那便是文學的魅力誘發出創作的衝動。

百無聊賴似乎是個秋天深夜裏的浪子,充滿角角落落四處遊蕩,從不知道本本分分過安樂日子——除了被文學家朝思暮想的策鞭輕趕著瘋狂奔跑之外。

嗬,秋天也有我們喜愛,因為秋天就是我們的季節。

——孫立俊《心海翻浪》

春宵一刻勝千金,古人以為機會不可錯過,光陰如水,時不再來,有了計劃,就要實施。猶猶豫豫,隻會錯過好時光。對於高三學生來說,在校的時間已不是很多了,應該惜時如金,學習上這樣,孫立俊認為,創辦芳草文學社的事,也是這樣,應該發展成員。因此,課間休息的時候,他總是跟自己玩得好的同學談這事,告訴他們自己的想法,鼓勵他們積極加入進來,共同去設計這方有利學習的園囿,也告訴他們,加入芳草的步驟,“找一篇自己曾寫過或者寫一篇能代表自己文學水平的有質量的稿子,你就可以進入我們的陣營,我們渴望你們提供自己的好點子,為芳草的發展指點迷津,談談自己的看法。有條件的時候,我們還要辦份自己的刊物,到時候,也請大家幫忙,設想一下刊物的名稱,欄目的編排,大家出謀劃策,讓我們大家的理想盡量能成為現實。”

宣傳總是有效的,他這樣想,大家都是喜歡文學的,總會有人為芳草出力的。

課外活動是他跟陳海生約定的碰頭時間,談談相互的發展情況,考慮以後的打算。

課外活動了,孫立俊腳步匆匆,他去和陳海生約定的地方,等待著陳海生有沒有好消息。

陳海生行動也不怠慢,他們倆很快見麵了。

“有成果嗎?”陳海生心情不錯,一見麵就迫不及待地話入正題。

“你怎麼樣?”孫立俊不溫不火,因為陳海生比他更急,他一返常態,似乎成竹在胸。

“沒動靜,”陳海生也不急了,回答的神態是無所謂的,而他的手卻伸進了衣兜,掏了張疊得方方正正的紙片,“已經找到了一枚芳草。”

“不要以為光你大功告成了!”孫立俊手中也拿著一張疊得方方正正的稿紙。

“嗬,彼此彼此,你,誰的?”

“李誌平的,《久違了,文學》,你的呢?”

“周濤的,在我的宣傳之下,他興奮地說,他馬上帶夜完成一篇,要讓你這個大編輯審閱。今天早晨,果然就寫好了。來,交換,看一看。”

兩個人換了稿件,各自翻開看了起來。

李誌平的字比周濤的潦草,不過比平時留在草稿紙上的字跡還是整齊多了。

久違了,文學

當我邁著匆匆的雙腳奔進在如飛的歲月枝頭,用我疲乏而無力的雙手揮動著沉重而煩躁的數術理化時,我仍然想著文學的一片溫馨。因此,我的腳步輕鬆,我的心情愉快,我要去約會我摯愛的文學,我要去看望我熟悉的朋友,我要在匆匆中仍然留一份灑脫的心情,去邂逅讓人拜倒的繆斯女神。用我沉重的雙手握起艱澀,陌生而深沉的文學之筆,用一腔澎湃的熱情,去抒寫讓我感動讓我留戀讓我崇拜讓我欽佩的事事物物。

風雨如注,我苦苦尋覓,尋覓我夢中的神聖殿堂。我看到了文學的足跡,艱難困苦全化做滿心喜悅,激動,瘋狂,全凝成一句熱切的問候:久違了,文學。在我矢誌彷徨之中,在我孤苦憂慮之時,我又看到了你熟悉的麵容。

回首以往,我似乎為文學付出過許多,然而,直麵現實,我無怨無悔,當我的第一行斜斜扭扭的文字投入信箱,我就感覺到我要與你成為生死之交,任何坎坷阻不斷我追尋你的雙足。在這個歲月如流,青春似箭的季節,拚搏與競爭激烈地占據每一位莘莘學子心靈的空間,文學已成為眾多人心目中迂腐而背時的概念,讓人敬而遠之,退避三舍,不願再與之為伍之時,我仍然披風戴月,帶著一身疲憊一身沉重癡心不改地去追尋我憧憬著的一腔夙願——曆盡艱險也要與文學握手。

文學是不會相信我會在這樣匆忙的季節裏仍然想著她,匆忙之中仍不忘與她相約,共享一片溫馨的。然而,我確實感覺到我一生再也無法與文學斷交,無法想象與文學成為陌路時,我還會是個什麼樣子。

每當我激動的情感在心頭搖曳著滾滾的漣漪,文學的絮語便有如深秋的片片落紅,滿紙飛落;當我空虛的頭腦泡進文學的汁液中,我的神經將頓時清醒而愉悅;當一葉文學的小舟載著我輕鬆的笑靨而搏浪鬥風時,那種飽覽文學山光水色的愉悅心情簡直無與倫比;即便在文學的沙灘上嬉戲奔跑,那也令人歡快無比。當然,我更希望能在文學的沙灘上覓找到值得讓人們觀摩的文海珠貝。啊,那一方文學的天空永遠蔚藍無比。

文學的旅途上沒有疲乏與勞累,是那種歡欣與驚歎將旅途的勞累趕跑了;文學的旅途上沒有風塵仆仆,行色匆匆,是那種誘人的幽香熏陶得人忘記了窘迫的奔忙。你必欣然而來,歡然而去。

文學的韻腳,將帶我踏上輕鬆的征程,藝術的魅力,將引導我走向文學的殿堂。無時無刻,我都要與文學緊緊牽手。

久違不是忘記,今生今世,我永遠喜歡你,文學。

稿件下麵還有一段話:我熱心加入芳草文學社,我建議芳草能盡快辦出自己的刊物,因為沒有社刊的文學社形同虛設,名存實亡。辦出自己的刊物,才會吸引更多的文學愛好者加入我們的行列,我建議芳草的刊物上能設一個“校園魔鬼辭典”欄目。

孫立俊正在看的是周濤的稿子:

匆匆過客

——寫給十八歲的高三生

鬥轉星移,過眼眼雲,尋視的眼波,匆匆掠過紛繁複雜的歲月風塵,演繹為往事如煙;時序輪轉,時光如流,行進的腳步,急急穿過人生的春夏秋冬,留下一縷時冷乍熱的多變感覺……疲勞奔波的你,永遠是位匆匆過客。

曆史車輪滾滾向前,你我不得不做一位匆匆過客,以便追趕歲月匆匆的腳步。草木一秋,人生苦短,在有限的歲月裏要趕過無盡的人生之路,誰不曾風塵仆仆?強手如林,天外有天,平庸的軀體追趕著輝煌的理想之舟,播下了一路歡歌,誰又能不行色匆匆?記時的鍾錘敲擊著澎湃的心扉,催我奮進,激進的樂譜蕩溢在靜謐的心湖,漣漩縷縷。你該知道,此時不應再沉默無語,不該再蹣跚不前,當行進的疾風駭浪在你身邊奔湧,當七月流火的激情,燃燒到你的眉宇,你該不再猶豫,打點起行李,做一位匆匆過客,躍上時代的浪尖,去做無畏無懼的弄潮兒。

當澎湃的熱情燒紅你的嘴唇,別在意那搖曳心頭的縷縷情懷,讓美好的花前月下,永成為記憶,別留戀於溫情的港灣而停舟不前,心海的死胡同鮮花並不嬌豔,讓我們打點起行李,促流動的新鮮血液遍布全身,去接受陽光的沐浴,海風的溫馨。心靈的驛站,畢竟隻是一會兒的駐足歇息,溫暖的家園,在匆匆行進的遠方。就讓我們三月的多情,凝結成行進的七月流火,去編織五彩斑斕的夢幻,丟棄那一腔無謂的諾言,讓海枯石爛的錚錚誓言,成為我們行色匆匆中永存心海的一抹記憶,激勵我們不懈前進。

我們遊過歲月的滄桑,我們跨過輾轉的風塵,我們用激情相擁每一個日出日落。雖然我們已奔波過十八個春秋,然而,這又算得了什麼?人生需要永遠前進,事業需要永遠閃光,前程永遠渴望輝煌。那麼,我們就需要永遠奔進,永遠地做不懈追求,做一個永遠的紅塵過客,與時代脈搏共同湧動。時代的弄潮兒,需要奔進在曆史車輪的前頭。畏懼與膽怯是懦夫的性格,擔憂與退縮是無能的表現,這一切都不是我們二十一世紀曙光中的驕子應有的狀態。月灑清輝,雲染紅霞,那是時代賜予弄潮兒的最大獎賞;清泉汩汩,暖風縷縷,那是大自然唱給行進者的最美讚歌。為了夜月多皎,為了漫天紅霞,為了泉水叮咚,為了暖風送爽,我們披一身風塵,我們做一位匆匆過客,將無悔青春譜寫於閃光的人生旅途,這自然是一份爽快,一種自豪。

做一位匆匆過客,自然有浪遏飛舟的驚險,那需要我們搏風鬥浪,披荊斬棘,不必畏懼,也別吝嗇,那沒有什麼,艱難困苦磨練出的是鐵肩膀,幸福安樂供養出的是溫室花。風雨渡江,可見江浪洶湧,不懈奔波,能洞悉人生真諦,五彩繽紛的多彩生活需要我們自己去開拓,前程似錦是奔波者的光明前途,醉生夢死是停滯者的莫大悲哀。

奔波是開拓的鑰匙,奔波是成功的前奏,奔波是事業的火花,奔波是生活的真諦。就讓我們不辭辛勞,勤奮奔波吧。隻有奔波才能發現人生的價值。隻有奔波,才會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少東西值得我們去留戀,有多少東西值得我們去詠讚。隻有奔波,才會邂逅人生的輝煌,才會享受成功的喜悅,才會悟到人性的偉大。朋友們,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都在匆匆奔波,我們都要匆匆奔波。就讓我們永遠做一位向前奔波的匆匆過客吧!去向知識的海洋,做永遠不懈的追求。

稿件後附加的一段話是:隻要處理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與營造文學樂園的關係,兩者就不會相互影響,相反,我認為他們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我願加入芳草文學社,在那裏與大家共同分享歡樂,也願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文學社發展做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