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月30日,聖欽和尚圓寂。世壽95歲,臘戒79年。遺體荼毗後,葬於峨眉山接引殿前坡下,立碑為記。5月21日,自來水公司來檢修大慈寺光華牌水表。8月22日,成都市東城區紅星街建築修繕隊做《大慈寺銅神像遷移耗工概算》,工程地點,省佛協遷至後殿。工程項目分14項:拆除神盒(龕)、吊裝運起銅像、拆除花紋神座、運輸銅神像、修複花紋蓮台、神像後續刷白、吊裝銅神像、機械設備、拆除隔坪、修複隔坪、拆除修複板門、竹編拆修、改修神盒(龕)、前後繞拆機械架,共計花費459.36元。
1965年,1月21日上午11點,討論“我們怎樣過革命化的春節”,參加者有能潛、永建、寬霖、能靜、定超、永光等。永建發言內容摘錄:“我們也應該把陳規破出(除),真觀、大朗要點香蠟,每年春節要用20幾元。還有他們倒來催供佛的燈油,我說我們應當幹幹淨淨過革命化的春節,禮佛自己拜。”3月3日,大慈寺植棉小組給文殊院《挑戰書》,定下畝產皮棉150至180斤的產量,“今以此指標,僅向你組作出友誼的挑戰,請允諾為荷”。稍後文殊院植棉小組有回應,“做到在去年畝產原有的基礎上,再逼近達到政府指標的最高標準,僅此作友誼的應戰,並希互相促進爭取豐收。”年底,大慈寺生產組長真觀、大慈寺負責人永建同作《大慈寺種棉經驗總結》,分析了1965年種棉花不如1964年成績、減少37%的原因,如育苗時遭三次失敗、秋天雨水過多致棉桃漚壞等。是年玄奘頂骨移往文殊院供奉。
1966年,3月20日,成都市杜甫草堂管理處致大慈寺主持永建函:“大慈寺永建師:市文化局在你處存放的石碑,已指示交給我處作文物保護用,特介紹鍾大全同誌前來啟運,希接洽為荷。”4月15日,《大慈寺1965年清潔衛生情況彙報》。4月30日,成都市宗教界縫紉組(由成都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蓋章)借條:“茲借到大慈寺竹椅子二十把,木茶桌子四張,銅茶壺一把。為宗教界勞動生產方麵需用。”
同年,寺廟由成都紅衛兵成都部隊野鴨子戰鬥隊進駐。後軍隊亦進駐。
1967年,大慈寺成為成都警備司令部駐地。
1981年,大慈寺成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軍隊亦於次年全部撤出。
1982年,大慈寺成為成都市博物館辦公地。
2002年,成都市博物館從大慈寺撤離。
2004年,4月8日,大慈寺重新開放。
2005年,6月25日,大恩法師成為大慈寺重光後的第一任方丈。
2007年,4月創辦《大慈》雜誌,大恩法師任主編,向世山、馮修齊任副主編。
2008年,隨宋代道隆禪師東渡日本的行者西川人能雲之後西川弘及其女兒、女婿,於2008年四川大地震前於大慈寺訪祖尋根。5月12日,四川發生大地震,大慈寺成為市區避震民眾的暫住地,大慈寺僧眾隨即多方參與救災。